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90后”兄弟传承千年彩陶文化

  据新华社 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一个简陋的小屋里,1990年出生的康晓龙一边用脚匀速地转着转盘,一边将黏土放在转盘上。只见他手指灵巧地在黏土上飞舞按压,几分钟时间,一只精美的花瓶造型的陶坯映入眼帘。而在屋外,康晓龙的弟弟康晓刚正在将上好色的陶坯整齐地摆放进窑内,经过几个小时的高温烧制,他们的彩陶就制作完成了。

  康晓龙和康晓刚所做的陶器主要是对距今约有8000年历史的大地湾彩陶的复原。上世纪70年代在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的200余件彩陶,是迄今中国发现历史最悠久的彩陶。陶器口沿上多绘有红色宽彩带,是中国原始的彩绘图案。

  在大地湾彩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了。该瓶的器型为两头尖、中间宽的圆柱体,瓶口为额上有短发、口微张的人形。兄弟俩的爷爷康新田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人形瓶进行复原。目前在大地湾博物馆展示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的复制品,便出自康新田与兄弟俩的父亲康存良之手。

  在爷爷与父亲的熏陶下,康晓龙和康晓刚兄弟俩从小就利用课余时间协助家人制陶。作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安陶器烧制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这对“90后”兄弟制作彩陶已经将近10年。

  目前,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展示和销售,还被远销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今年10月,他们还将在秦安县的康坡村创立陶器制作合作社,免费向村民传授制陶技艺,让村民拥有脱贫致富的手艺,同时也更好地传承大地湾彩陶文化。

  “希望更多人参与制陶和传承彩陶文化,把陶文化发扬光大。”提到未来,兄弟俩一脸憧憬。■李笑 马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图说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English Edition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用翻译出版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
专家建议尽快加以保护
图片新闻
中国设计作品亮相哥本哈根
“90后”兄弟传承千年彩陶文化
提升中国学术专著影响力
国博馆藏书法瑰宝面世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化05“90后”兄弟传承千年彩陶文化 2018-08-25 2 2018年08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