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区进一步深化司法仲裁联动协作和深度融合
多措并举 提高调解仲裁实效

  ■记者 杨晓梅

  本报讯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是我国处理劳动人事争议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制度保障。12月13日,2018年杨浦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会议,暨加强司法仲裁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为最大限度化解争议,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杨浦始终将调解工作放在整个仲裁工作首位,多管齐下提高调解仲裁实效。2015年至今,本区调解和仲裁部门共受理劳动争议10212件,结案10264件,其中调解结案7147件,共为10507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等经济损失超过1.4亿元。

  据悉,近年来,杨浦在深耕专业化调解的道路上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坚持先试先行,大胆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开展探索、实践。2012年,建立了由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区人社局牵头,区仲裁委具体负责,区司法部门业务指导,职能单位共同参与,社会各方整体联动的“劳动人事争议大调解格局”;2015年,在全市率先试行“仲裁受理前强化先行调解”;2018年初,组建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强化先行调解职能。

  与此同时,杨浦仲裁工作着力打造了“和弈仲裁”服务品牌,从创建“合弈厅”调裁平台、打造“法理社”仲裁讲坛、开设“仲学堂”文化阵地三个层面创建多维立体服务品牌。“合弈厅”会在劳动争议调处中,尽最大努力通过最柔性的方式化解争议;“法理社”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开展仲裁精准送法宣传活动,推动劳动关系健康发展;“仲学堂”以文化建设为导向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干部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随着杨浦经济转型发展,城市治理升级更新、劳动争议日趋多样化,都使得案件审理难度不断加大,给调解仲裁工作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从这几年案件基本情况看,劳动争议案件呈现经济新业态导致新型行业争议案件频发、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导致群体性纠纷概率上升、过度维权导致劳资纠纷调处难度加剧等特征”。

  该负责人还表示,接下来,区仲裁院将通过探索成立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探索引入专业性调解组织,联手法律援助中心扩大服务功能与合作深度,联手法院民庭建立裁审衔接长效机制,以及全面开展网上调解和专业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代收仲裁申请工作等举措,助力杨浦调解仲裁工作攀登新高峰。

  会上,为进一步深化司法仲裁联动协作和深度融合,区人社局与区司法局就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仲裁与法律援助联动,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等方面合作,签署《进一步加强司法仲裁工作协作框架协议》;区仲裁院与区法律援助中心就建立重大案件快速处理、联动工作、业务研讨等工作机制,签署《加强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援助工作效能合作协议》。

  会议强调,杨浦仲裁工作要坚持推进“大调解工作格局”,构建全区多级调解网络,提升劳动争议矛盾化解效能;坚持加快仲裁办案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调解仲裁实效,为杨浦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在着力解决好现实劳动关系争议的同时,探索形成研判新经济形势下劳动关系形势,把握劳动关系矛盾化解规律,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为推动杨浦“三区一基地”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焦点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特刊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杨浦大企业创新平台成立
杨浦两名职工获评“领军先锋”
图片新闻
为企业提供优质司法服务
多措并举 提高调解仲裁实效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多措并举 提高调解仲裁实效 2018-12-18 2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