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年轻时爱看《简爱》、《基督山伯爵》、《乱世佳人》之类世界名著和类似的国外电影,喜欢写读书笔记,还津津乐道地给我讲解里面的故事情节。依照如今的标准,也算是半个文艺女青年了吧!而我的父亲则是一个老实普通的工人,学历也不高,有时还爱发脾气,印象中除了抽烟之外没有其他的爱好。
在我面前,他们从未表现出书中或者影视剧中看到的夫妻间的心心相印,更不用提在情人节、结婚纪念日这样重要的日子互送礼物了。印象中,他们之间的话题都是买菜、做饭之类的生活琐事,而不是情感上的互诉衷肠。那时的我不止一次地觉得他们两个是如此的不登对,怎么会走进婚姻的殿堂。有时候,我十分怀疑父母之间是否有真爱。
一天,母亲正在打毛衣,我静静地坐在她旁边看着她。忽然间,我对她说:“妈,我想问你一件事。”
“什么事?”母亲继续打着毛衣,一边回答道。
我鼓起勇气低声问道:“你当初为什么会和爸结婚?”母亲突然停下了手中的活,满眼诧异地抬起头,似乎惊讶我十几岁小小年纪竟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她想了想,没有立即作答,低下头,继续织着手中的毛衣。“是因为爱吗?”我终于把多年以来隐藏在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不过旋即我感到有些后悔,生怕冒失的言语刺痛母亲。不多久,母亲缓缓地说道:“生活就像这件我为你爸织的毛衣,做成是靠一针一线。织的时候小心翼翼,拆的时候只要线头轻轻一拉。爱就是这件毛衣的线头,你不可能随时随地看到它,但是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两个人的手中。”
我认真地听完了母亲的话,但那时的我却无法听懂她话中的涵义。
直到有一年,母亲生了一场重病,在医院里躺了一个月。那些日子,父亲每天一下班就往医院里跑,为母亲送饭,拿回需要换洗的衣服,承担起一切家务活。我去医院看望母亲时,发现她满脸苍白,身体十分虚弱,下床行走时,父亲都在一旁搀扶。
过了一段日子,母亲病情有了好转。随后几天,我看见父亲在袋子里装了几本书带往医院,便问他这是什么。父亲说:“你妈身体和精神好多了。我看她有时躺在床上无聊,便带几本她喜欢看的国外小说去。”此时,我不自觉抬头向父亲看了一眼,觉得他和往日有了些许不同。
母亲出院后,还需要在家静养。那段时间的每天黄昏,我放学回家,都会看见父亲搀扶着母亲在小区的花园里散步。母亲从未如此紧地握住父亲的手,父亲也从未如此温和。他们缓缓地走着,橙红色的夕阳穿过树叶的缝隙照在他们的身上,在地上映射出长长的的影子。那一瞬间,我觉得他们是如此的般配,也开始懂得先前母亲话中的一字一句。
终于有一次,我试探性地问父亲:“爸,你觉得妈平时看的那些书好看吗?”父亲似乎早就预料到我会问这样的问题。他静静地说:“跟你说吧,我读书不多,所以你妈看的那些书我也看不太懂。她平时说话有些文绉绉,而我说话喜欢直来直去。不过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那一次我从未如此长时间地看着父亲的眼睛和听完他所说的话。但从他的眼神里和话语中,我感受到了他对母亲深刻的爱。
曾经年轻的我幼稚地以为爱情就是漂亮的鲜花、深情的拥抱、甜蜜的情话和盛大的婚礼,总是这么惹人眼球、令人神往。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理解母亲的那句“生活就像编织毛衣,爱就是毛衣里的那根线头。”你可能看不见它,但它串联起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生活变得坚固而温暖。
文苑投稿电子信箱:
zfk@yptimes.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