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允允 文/摄
本报讯 住亭子间、烧煤球炉、拎马桶,曾是许多杨浦家庭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2018年,大桥街道启动大规模旧改,至2021年,四年期间,先后完成12个基地、15个街坊、1.78万户居民的旧改征收工作。
近日,大桥街道召开旧改工作总结大会。向四年来奋战在旧改一线的推进干部和基层工作人员致谢,并总结提炼新时代“大桥精神”,鼓舞大桥人蓄力、助推杨浦转型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困难,四年旧改推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大桥人依靠“三个千万,四个坚持”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精神,多次创下签约率新高。与此同时,街道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旧改推进干部和一线工作者。
李阳阳是一名90后居委书记,参加工作不久就碰到了旧改。凭借着90后的冲劲和敢想敢做,工作不久,他就被评为基地上的金牌调解员,不少居民都点名让他搭平台调解。
当天的活动中,李阳阳根据自己在旧改工作中的亲历,自编自导自演了情景剧《突围》,重现了一名旧改基地上的一线人员,如何调解居民家庭矛盾,从被居民不理解到和居民成为朋友的心路历程。“曾经有人问我,在旧改道路上,是不是越不讲道理的人越是获益颇丰,我跟他说不是的,这就是我们调解员存在的价值。只要我们用心用情,所有的困难都能克服。”
现场还邀请到了旧改居民——杨树浦老住户、原华忻坊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街道旧改推进干部、区滨江办四位代表人物进行访谈,以时间线为轴,从回忆旧生活,到分享旧改工作体会,再到展望滨江未来发展,呈现了杨浦大桥下生活变迁的缩影。
“每次帮到居民,自己都会得到一些升华,如今看到大桥的环境越来越好,居民的生活越来越好,都会有种由衷的自豪感。”大桥街道旧改推进干部应俊告诉记者,“在旧改工作过程中积累的工作经验为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带来助力,倾听居民声音,找准突破口,很多认定的困难是可以成功解决的。”
大会还表彰了18个“旧改之星”及8个“旧改最美家庭”。
活动最后启动了以“人民城市、五彩大桥”为主题的党建联盟仪式。今后,大桥街道将以项目化的形式继续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让大桥居民未来的生活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