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每一位解离居民平安送至家中
长白新村街道居民解离转运队,全力接好“出舱” 路上的最后一棒

  ■记者  王歆瑜  通讯员  唐双捷

  随着社会面清零攻坚行动持续深入,陆续有市民结束了在医院、方舱的隔离救治,踏上回家之路。

  办理手续,车辆派送,社区接收,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切都无需操心,因为在“出舱”回家的路上,始终有这样的一支支团队在陪伴。

  7:30,从一张“名单”开始

  长白新村街道居民解离转运队,由2位区下沉干部、1位街道工作人员、1位专职司机及数名机动司机组成。

  转运队的一天工作,从一张“名单”开始。

  7:30,作为团队“指挥官”,区委宣传部的下沉干部王木升早已在电脑前待命,他迅速从工作群中的名单中筛选出长白新村街道的居民,随即联系司机队长安排车辆。

  最后,他将接送时间、车辆人员等信息集中反馈至工作群,完成了“接单—再派单”的流程。

  4月15日起,王木升就担负起了“导航员”的使命。依据这样的流程,他平均每天要指挥转运45人,最多时是92人。他不仅需要独立处理大量信息、联系多个部门,而且工作强度大,一天只能睡几个小时。为确保每日应送尽送,作为退役军人的他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以细致的工作作风和沟通技巧,确保每位解离居民早日到家。

  9:30,群里又发来了一张“订单”

  目前,杨浦共有近20个区级隔离点或方舱。每天,这些点位上都有许多解除隔离的待转居民。

  同时,为更加有序组织转运,杨浦在军工路专设了一处集散地,用以对接市级方舱与相关区内点位的待转居民,进行“预分流”。

  因此,对工作队来说,转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从区级点位接回居民,并送回所在的街道社区;另一种是先前往集散地“认领”,再将居民送回。

  9:30,群里又发来了一张“订单”,通知各街道前往集散点接回辖区居民。作为团队的B角,区市场监管局的下沉干部屠杰梅旋即联系常驻集散点的街道工作人员夏莲明,告知人员信息,请他协调现场“分流”,并远程跟进,随时协调,直至完成每一位居民的接运工作。

  4月17日起,屠杰梅就下沉街道支援。作为退役军人兼前护士长,军旅生涯不仅赋予了她丰富的医学知识和防疫经验,更锻造了她雷厉风行、果敢高效的行事作风。作为区市场局注册科的干部,她利用工作专长对转运工作的数据筛选、统计、汇总进行精准把控、整合处理,极大推动了解离转运工作的流畅度和时效性。

  11:15,根据“派单”信息,屠杰梅给家住靖宇东路的张女士打去了电话,询问她到家后的情况。

  张女士在电话中表示,自己一切都好,工作队的车辆很早便来隔离点位等待自己,“整个过程很流畅、很顺利,眼睛一眨的功夫就送到了家,我衷心谢谢这些负责送我回家的工作人员,他们真的很辛苦。”

  全天候,处理“意外”

  这支队伍还继续奔驰在路上,奋战在幕后,他们在居民“离舱”前联络各方、协调事宜;在隔离救治点接转居民、安排车辆;在路上全程护送,最快送达;在居民到家后电联确认、送上祝福。他们不仅要准点高效完成转运的规定流程动作,更要想尽办法解决一些突发的棘手问题。

  长白新村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黄才友介绍,4月23日,转运队按照计划将三位老人送回辖区内的某家养老院,送达后却被保安告知暂时无法接收,养老院内部还有一套专门的接收流程。

  面对此种情况,转运队主动担当,花了大量精力协调各方,并为老人们提供了午餐。最终,在街道和区民政局的沟通努力下,养老院同意将三位老人送入相关酒店接受7天健康观察并支付相应费用。

  一张张人员名单的背后是一位位归家心切的居民,一趟趟来往转运的背后是一棒棒为民护民的接力。杨浦区的一支支解离转运团队正将每一位解离居民平安送至家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谢坚钢实地检查封控区疫情防控工作
北横通道新建工程东段复工
杨浦集中整治“黑骑手”
将每一位解离居民平安送至家中
报头
杨浦时报一版要闻01将每一位解离居民平安送至家中 2022-05-10 2 2022年05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