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疫战场,是他们的“青春赛道”

  编者按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

  杨浦的抗疫战场,也是广大青年的“青春赛道”。他们无畏风雨、不舍昼夜,拼搏在前、奉献在前,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不平凡的坚守,谱写了壮美的青春篇章。

  ■高靓  成佳佳  宗禾

  她的上海之行已经“满月”——支起帐篷,是为了陪一座城市复苏

  “请战支援上海!风有约花不误,年年岁岁不相负。国有难召必战,朝朝暮暮与尔在。”

  宁波姑娘黄蝶生于1999年,是大润发首批援沪队伍中年龄最小的一个。4月初,入职仅一年的黄蝶挥笔写下了这封“请战书”。如今,她的上海之行已经满月,“这段青春战疫经历将终身难忘。”

  以下是黄蝶的自述:

  我去年6月毕业后就入职大润发,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当得知援沪需要志愿者,我第一时间就报名了。门店的伙伴大多都上有老下有小,我最年轻,在大学期间有超过400小时的疫情防控志愿经历,有经验。我还是党员,也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前来支援。

  4月9日晚上8点多,我和同事在夜色中抵达上海虹桥火车站,随后坐上了公司的大巴前往大润发中原店。途中,我坐在车上看到远处的东方明珠还亮着灯,但反差很大的是近处的街道十分寂寥,空空荡荡的,这和我印象中的上海判若云泥。

  之前只能在网上通过一串串数字来了解上海疫情,到达上海后设身处地地感受到这些数字背后的意义,心情还是比较复杂的。但既然来了,又有这么多勇敢的小伙伴陪着,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大润发中原店是上海大润发26家门店的蔬菜枢纽,所有蔬菜在这里分拣和包装后,再运送至各门店。4月10日,我在中原店开启了第一天的工作——卸货。我和12位小伙伴分工协作,从早上8点到傍晚6点,整整10小时,卸了50吨蔬菜,包括20吨西兰花、18吨洋葱以及12吨包心菜。累肯定是累的,但一想到好多人都急需蔬菜,我和小伙伴们又加快马力搬运。

  过后几天的工作还是这样的体力活,但量没有第一天那么大了,日均需卸载将近30吨货物。有时还要打包蔬菜大礼包,我们小组六七个人,平均一天也要打包1000-1200份。不管是卸货还是打包,这些工作相对来说有些枯燥乏味,但我看到每天的“战绩”,既踏实又舒心,因为这就是我们援助上海的意义呀。

  4月中下旬,开始换岗,我转战到后勤岗位。每天给小伙伴们准备饮用水、湿纸巾;分发抗原试剂;在店里拍照、拍视频,记录下大家每天的点滴;有时也在厨房打打下手,切洗配菜……后勤工作很繁杂,我却觉得每天都很充实。

  记得第一次进厨房,当时厨房内只有3位小伙伴,他们并不是专业厨师,承担着中原店200多人的一日三餐。每个岗位都有各自的压力,大家都在倾尽所能。

  这段时间因为给大家拍摄,结交了不少朋友。疫情无情,但人间之爱总是坚定且强大的。现在每天最快乐的一件事就是在工作结束后看看电脑屏幕上的照片,大家脸上的笑容,让我工作起来更有动力。

  4月29日下午4点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眼看时间还早,就和小伙伴相约一起去超市的天台走一走。我们乘坐电梯到达三楼,电梯门打开的那一瞬间,看到了沉重的乌云,尽管如此,心里还是开心,呼吸到室外的新鲜空气特别满足。

  想着很长时间没有运动了,我们在天台上跳起了现在网上很火的《本草纲目》健身操,跳着跳着抬头望了一眼天空,惊喜地发现,乌云出现了一道裂缝,阳光从缝隙中倾泻下来,非常震撼。

  乌云过后就是晴空万里。真希望上海尽快复苏,大家都能和我们一样好好晒个太阳。

  这一个月来,每天白天和同事们一起工作,到了晚上,在帐篷里入睡。这是我第一次在室内睡了这么长时间的帐篷。我很喜欢旅游,在宁波时常和朋友搭帐篷露营,但当时是为了看星星、看日出,没想到这次搭帐篷是来助力上海的复苏,这样的经历很珍贵。

  不知道还要在上海待多久,但无论多久,我们都与上海共进退。

  他们的“配药闪送之旅”脚步不停——精准对接,保障居民用药“不断档”

  “我在封控小区,药快吃完了,请问怎么配呢?”为了保障群众的用药需求,有一群社区配药“闪送小哥”始终在线,奔波于医院和小区之间,为辖区居民送去“及时雨”。

  从收集信息、到医院跑腿配好再到送药上门……定海路社区的95后配药“闪送小哥”贾俊喆一直步履不停。本轮疫情发生后,身为预备党员的他主动站出来,加入了志愿者队伍。而且,贾俊喆的服务范围不仅局限于自己所住小区,还“辐射”至周围数个封控小区。

  贾俊喆不会骑车,每次配药都是步行往返,“还好我离得近,来回半小时不到。”拿着居委会提前准备好的医保卡及配药清单,自备塑料袋,做好防护措施,一天的配药之旅就开始了。

  “有的居民没有医保卡,需要先帮他们办一张软卡。”从挂号、就诊、付费到领药,贾俊喆对配药流程了如指掌。在医院排队几小时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去杨中心会排得久一点,有一次从中午排到天黑。医院里有不少我的‘同行’,手里拿着几十张医保卡,他们都是配药志愿者。”

  代配药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跑腿”近一个月的贾俊喆总是想方设法解决,他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不到,那我就再跑一趟。”辗转两家医院,药终于配到了,贾俊喆心中的石头也落下了。

  每配好一份,贾俊喆都会细心地用小袋子把药、医保卡、挂号单、缴费单等分好、装好。回到所住小区,他挨家挨户地分发,全力打通配药服务最后一百米。不少老人感激不已:“幸好有你们在。”居民们的一声“谢谢”,是贾俊喆最大的欣慰。在他看来,自己只是整个配药环节中的一颗螺丝钉,高效、顺利配药的背后,离不开每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默默付出。

  忙完了配药,贾俊喆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小区核酸筛查现场,“我要去维持现场秩序……”

  区纪委90后下沉干部张宇航也是一位社区配药“闪送小哥”。每天上午,准时到居委会报到,接过几十份购药需求和医保卡,做好药品所属医院的分类后,张宇航便直奔医院,挂号、开药、收费、取药……

  为便于居委会和小区志愿者准确地分发药品,张宇航和小伙伴们采取“一户一袋”的方法,提前分装好,同时,逐一在每位居民的配药单上标注好清单编号,省去居委会干部“二次照方配药”的麻烦,方便他们对照清单查找“药包”。

  “三人行”打造“居家模式”社交新时尚——为重构城市、社区的人际关系图景提供一种可能性

  不能出门的日子里,如何放松心情,缓解焦虑情绪?近日,不插电游戏设计者畅然,上海市青联委员、杨浦区青联常委、控江中学教师王独伊,科技平台Timeory创始人Cherry,三位青年共同设计了一款疫情主题线上减压互动小游戏——“宅家大作战”。

  “4月初,我们观察到由于工作、环境等种种原因,不少年轻人不同程度出现了焦虑、紧张、压抑等负面情绪。疫情之下,我们在思考,有没有一种方式能让本无太多交集的邻里、社区、跨区甚至跨市的人们,重新发生连接。”谈及设计游戏的初衷,三位青年均表示,希望这款小游戏能为更多青年人增加互动交流的机会,赋予更多人守望相助的温暖。

  经过1个月的设计,多轮试玩、修改、迭代,5月4日,“宅家大作战”正式上线。它包括自我表达类游戏、关系互动类游戏、身体律动游戏等,并基于线上平台特色尽可能地增强互动感。游戏中加入了与疫情相关的“囤物资”“抢菜”“核酸”等关键词,从疫情关键词出发,在九宫格中随机挑选内容盲盒,开启游戏互动。在视觉设计方面,王独伊发挥了自身优势,设计了原创插画,充满童趣。

  游戏上线当天,杨浦青春社区皓月坊的小伙伴“尝鲜”体验了一番。游戏中,最受欢迎的是“火锅”与“小青龙”这两个环节。“火锅”游戏中,通过盲猜食材,大家对彼此饮食喜好及表达方式有了初步了解;“小青龙”游戏要求分享自己独有的任何事物,若玩家中超过三分之二没有此物,就顺利过关。比如,一位女生晒出了方舱隔离解除单,并分享了方舱的经历,大家被她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所打动。

  值得一提的是,游戏最后特别引入“读信”环节,使用Cherry开发的app为玩家寄出一份线上书信,对近期的所见所闻所感,以读信形式互融共通。

  体验过后,不少玩家表示,如此新颖的社群活动,真是“居家模式”下的社交新时尚。玩家赛萌说,“这款游戏体验感超强,图文设计温馨可爱,贴合当下热点,有知识性问答,有模仿互动,也有火锅盲猜,为居家生活增添了乐趣。”玩家小咸认为,通过一款小游戏能够把大家组织起来其实就很有价值。

  陌生不代表冷漠,交流才能产生共情。“疫情下,我们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可以做些什么?就是希望力所能及通过各种形式,为重构城市、社区的人际关系图景提供一种可能性,为抗疫中的每个人注入更多温暖的力量。”“宅家大作战”的主创说。

  团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皓月坊青春社区是团区委联合卫百辛团总支一起打造的青春社区样板间,租客大多是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年轻人。此次疫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融入社区,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安全有序地配合核酸检测与封控管理。我们希望通过线上游戏的方式吸引更多青年人参与疫情之下的青春社区社交活动,主动拥抱社区自治,增强他们的情感链接,为青春社区建设添砖加瓦。”

  本版图片由相关单位提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抗疫战场,是他们的“青春赛道”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抗疫战场,是他们的“青春赛道” 2022-05-12 2 2022年05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