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技术流三剑客”筑起“数字防线”,为抗疫工作增效赋能
让信息快跑路,让居民少受苦

  在杨浦抗疫大军的身后,有这样一支默默无闻的信息技术队伍,他们运用数字化技术和手段,搭建出了高效智能的网络化平台系统,为抗疫工作增效赋能。

  ■记者  毛信慧  宋玥  文/摄

  夜幕降临,刚刚结束会议的杨浦区中医医院信息科科长刘鹏终于有空拨通家人的视频连线,屏幕里的两个“小棉袄”都十分期待和爸爸的“深夜卧谈会”。“爸爸是超人,正在执行一个非常重要的神秘任务……”10岁的姐姐告诉5岁的妹妹。

  3月末,杨浦区中医医院信息科科长刘鹏便带领着负责硬件维护的王啸麒和负责软件运维的顾涛,第一时间到岗赴命,驻扎了下来,在办公室“打地铺”,保障医院24小时信息系统正常响应、运行,人称信息科党员“三剑客”。

  认准“突破口”,首战告捷——“零挂号”,打造核酸检测“快速通道”

  在大规模核酸筛查期间,信息科了解到医院核酸检测门诊量剧增,由原来每天几百人增至2000多人,高峰时常常需要排队两三个小时。看到烈日下汗流浃背的居民,以及长时间持续工作而疲惫不堪的窗口工作人员,刘鹏绞尽脑汁思索着如何提高效率,让信息快跑路,让居民少受苦,让同事少受累。

  通过研判分析,信息科认准了挂号收费环节这一“突破口”。于是,他们召集信息系统供应商,夜以继日,紧急开发并上线了“核酸检测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系统”,解决收费排队的“卡脖子”问题。

  来到医院的居民既可通过门诊大厅的自助机器,插卡一键完成信息录入和核酸检测扣费,也能在手机微信登陆医院登记系统提交个人信息并自助缴费,从而快速进入核酸检测环节。这样的核酸检测“快速通道”,不仅大大减少了排队等候的时间,也减轻了挂号窗口工作人员的手工信息录入工作量。

  据统计,新系统上线后,原本3小时的排队等候时长被压缩到了1小时,单日核酸检测量也由2000人增至3000人,节约时间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核酸检测能力,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此外,由于取消了传统挂号,采取线上信息同步系统,来院检测核酸人员不再需要就诊卡,这也大大节约了医院的卡片制作成本,信息科“三剑客”首战告捷。

  36小时不到,医院专属“云平台”建成——核酸检测、解除隔离时间自动提醒

  4月中旬,区中医医院接到一个任务,要在一座商务楼建立一个3000张床位的集中隔离收治场所,完成验收后立即开始收治。由于人数众多,给医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挑战。根据现场反馈,入住信息登记、信息汇集和梳理等占用了医务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信息科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决定研发一套适合本院实际又符合隔离点工作特点的闭环管理系统。信息科“三剑客”联合中智公司,连夜组织精干力量投入设计、开发、测试、部署。“接到工作任务后,我们和对方公司的视频连线一直没有断开过,大家都忘了休息,一直投入在这个系统中。当时我们谁也没有想到,可以在不到36个小时的时间里,从无到有,建立起我们医院自己的‘云平台’。”刘鹏说。

  这套融合线上微信服务号、线下PC端业务系统相结合的集中隔离收治场所闭环管理云平台,在院方医护人员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下,于4月18日成功上线。

  入住人员可以在抵达现场后,通过扫描楼层码,提交个人信息,同步完成建档工作,并依据系统自动反馈的床位信息,快速完成入场环节。医务工作者也能通过“云平台”,实时读取入住人员的个人信息,从而使整体登记效率提高了3-5倍。

  “云平台”系统上线后效果显著,广受好评。“以前我们得跑每个楼层发放、收集纸质登记表,再手工汇总录入到后台系统,有时遇到表格填写不规范的,还得再跑回去当面核对,来回耗费了很多时间。‘云平台’上线以后,入住登记工作轻松了不少,而且入住人员提交的都是标准化数据,比如,街道、居委等信息都是提前录入好的,他们在登记时只要点选即可;身份证信息也都预设了数据长度必须为11位,避免了少输、多输的情况。”一位楼层管理员告诉记者。

  除了信息登记,“云平台”还设置了入住人员核酸检测自动提醒功能,依据人员入住时间等数据信息,在规定时间提醒其进行核酸检测。此外,通过读档人员信息,“云平台”会自动提醒医护人员为连续两次检测结果阴性的人员解除隔离,这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工作人员手动调取数据并分析的时间。该平台不仅为入住人员和医务工作者提供便利,还借助其庞大的数据库系统,自动输出集中隔离收治场所日报及动态数据,让医院管理层第一时间掌握场内人员情况,为科学抗疫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随着该集中隔离收治场所二期投入使用,目前系统每天为4栋楼内的6000多张床位提供信息支撑,运行稳定,充分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让他们有更多时间投入医疗救治工作。系统还显著提升了人员信息管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使舱内人员信息一目了然。

  颈椎病犯了,依然守在电脑旁——每天不停收集反馈意见,及时跟进使用需求

  为进一步优化系统,医院信息科的党员“三剑客”还在每天不停收集反馈意见,及时跟进使用需求,一刻不敢放松。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刘鹏的颈椎病又犯了,长期使用鼠标的手指也愈加肿胀发麻,但他仍旧咬紧牙关,坚守在电脑旁;“90后”王啸麒在一次硬件维修现场受了伤,但他依旧是那个24小时在线的“小王”;在“新员工”顾涛眼里,相比起一线人员所承担的风险,他的工作和付出算不得什么,“辛苦一点很值得”。

  信息工作就是这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无时无刻牵动着所有人,正是许许多多像他们这样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铸就了数字化抗疫的防线,在疫情面前,展现了使命与担当,为全民抗疫注入信心和希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让信息快跑路,让居民少受苦
深夜11点,这里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让信息快跑路,让居民少受苦 2022-05-12 2 2022年05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