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汇报 购物中心“动”起来了!近日,位于防范区内的百联金山购物中心,又一批商户开业了,包括青花椒、良品铺子、瑞幸咖啡等品牌都开启“线上外卖”,这已是百联金山第三批集中“上线”的商铺了。15日下午,商场内永和大王、柚子日料、和府捞面等商户也获批复工,这意味着,百联金山超七成餐饮商户都回归了。
根据要求,商贸企业应在恢复经营前,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对场所环境开展预防性消毒,全面实施场所码或“数字哨兵”,严格把好进门入场关、清洁消毒关、人员管理关、场所限流关、证照查验关。顾客要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扫码入场,在店内保持适当距离。
升级防疫硬件设备,推行“数字哨兵”
在金山百联复工复产的情况统计表上,已开业和已获批即将开业的商户名单已经升至32家。这份名单有讲究,首批开业的商户大都是连锁型品牌,以世纪联华、海底捞、肯德基等保供企业为主;第二批开业的是沿街的一排餐饮商户,而最新开业的一批商户则是楼内商户和茶饮等中小商户,这说明商业活力正逐步回归。
百联金山总经理王毅骏告诉记者,百联金山已经为全面复工复产做好积极的准备,并且升级了硬件设备,推行“数字哨兵”,可做到扫码、测温、核酸报告“三合一”,为“流动中的复工”加一把“放心锁”。
商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暂停后,市民的消费需求有望逐步得到满足。百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叶永明表示,将从战“疫”保供阶段进入商业恢复阶段,目前已启动策划整体营销方案,待疫情结束后启动相关活动。
闭店近50天后,“网红”餐厅弥都游牧餐厅按下了复工的“快进键”,这让餐厅负责人陈凤喜出望外:“我们3月份就闭店了,房屋租金和员工成本的压力越来越大,现在外卖平台亮起来了,就看到希望了。”弥都游牧餐厅所在的商业综合体FOUND158相关负责人介绍,“商户是商场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让商户‘活’起来,才能尽快找回都市的‘烟火气’”。
5月初,豫园股份旗下的松鹤楼、松月楼、南翔馒头店和宁波汤团店都相继复工了。豫园股份相关负责人介绍,加上已率先复工的童涵春堂、德兴菜馆等,目前豫园已有十余家门店复商复市,通过外卖服务的形式保障市民的用餐和用药,整体复工复产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上海第二食品商店副总经理金叶最近已带队入驻梅陇店,通过企业微商城和外卖平台接社区团购订单,提供熟食、腊味等产品,服务凌云街道等周边社区居民。金叶透露,在梅陇店复工之后,下周第二食品淮海店也将复工。
“团购数量显著下降,外卖单量开始恢复”
“我们的社区团购数量显著下降,相反,外卖单量开始恢复。”和府捞面相关负责人用一条“V线”来形容状态的转变——而这背后,正是复工复产“加速度”的体现。
门店助理郭亚洲所在的和府捞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店,是其首个复工的门店,复工后门店每天的外卖订单都处于“爆单”的状态,“至少300单起,而且单笔订单金额都很高”。截至目前,和府捞面已有近20家门店处于复工状态。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和府捞面将会拿出500万元用以补贴用户,补贴形式是免费吃面。
不少老字号餐饮企业也回归了。就在这两天,新世界集团旗下真老大房也恢复了部分生产和运力,全力对接黄浦区打浦桥街道保供工作。截至目前,真老大房员工已经分拣、打包2.5万份熟食套餐,并且完成配送工作,未来或将立足门店开启线上点单服务。杏花楼方面则透露,目前已有包括福州路总店在内的30家门店复工,涉及10个区,提供一份起订的套餐外卖服务。
作为最早纳入复工复产计划的超市、便利店,“应开尽开”的脚步则明显加快。农工商超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农工商超市上海地区共有205家店,已复工181家,复工率达88%,好德可的便利店上海地区共有485家点,已复工300家,复工率62%,“市区更多门店将逐步恢复营业”。
未来两周,光明食品集团计划复市门店150家左右,届时,覆盖全市16个区的1000余家商超、便利门店的复市率将达到80%以上。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商超、便利门店将进一步做好开业前预防性消毒、落实人员闭环管理、设置“场所码”“数字哨兵”等各项开业前准备工作,力争确保有序复工、高效复工。
此外,本市农贸市场也将逐步有序恢复,其中批发市场开展无接触交易,暂停零售业务;菜市场开展集中采购,有序恢复线下营业,合理控制开摊率和客流量。
■徐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