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生·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幸福村的“配药小分队”

  ■记者  窦雨琪

  本报讯  一辆辆助动车,一次又一次在医院和社区之间来回奔波;一袋袋药品,一次又一次承载着居民患者的期盼……在大桥街道幸福村小区,一支由80后、90后志愿者组成的“配药小分队”,自4月初起就与居委干部一起并肩作战,为社区居民解决配药问题。

  9.5个小时,43张医保卡

  小区老龄化程度高,用药需求大,1500多位居民中有半数是老人。“胰岛素没有了”、“高血压药快吃完了”……小区封控后,药物缺乏成为了老人们面临的生活问题。

  为保障居民用药,80后社区志愿者焦成骏、李卓玲主动请缨,骑着助动车,带着一大叠医保卡为居民配药。

  “配药小分队”每周至少两次往返小区和附近各医院,为居民配药。每到一所医院,都要经历排队、挂号、开药、付费、取药、分装这几个环节。有的药只有指定医院能配,有的药甚至还要找指定医生,他们都详细地把居民需求记录下来,尽力满足居民用药。

  最初,医院还没有志愿者代配药窗口,小分队拿着医保卡,一本本挂号。43本医保卡,仅是挂号就挂了1个多小时。挂完号后,他们便去门诊开药、药房取药,一直从上午7:00忙到下午16:30,午饭都没有来得及吃。

  新力量“注入”,确保“救命药不停”

  随着封控时间的延长,部分配药志愿者被封控在楼栋里,造成了人员的紧缺。

  又有一批热心居民,陆陆续续加入了这支“配药小分队”。“新鲜血液”各有所长,90后志愿者赵子龙说:“我是中医药专业的,对药理知识比较熟悉,现在负责配药需求的登记和药品发放工作。”

  新加入配药团队的志愿者王雪鹏说,他原来是负责社区快递配送的志愿者,听说配药团队缺人就主动加入了。随着配药次数的增加,他也渐渐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最难配的药是特殊病人的用药。有一名肿瘤患者在4月份的时候,药品快要吃完了。得知此情况后,志愿者第一时间到医院去配药,可惜当时药品售罄了。第二次再去,被告知要提前预约,折腾了几次,终于配到了药并及时送到了病人手中。“常规药品挂全科就能配到,肿瘤的药品要另外挂肿瘤科才能配到。每次配肿瘤病人的药品耗时都比较长,挂完号到门诊排队就要排1个多小时。”焦成骏说,“救命的药不能停,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这个社区,有一群“候鸟”志愿者
幸福村的“配药小分队”
反有组织犯罪法亮点解读(一)
加价九成出售蔬菜非法牟利
《反有组织犯罪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严厉打击黑恶犯罪 共建和谐平安杨浦
记者探访常态化核酸采样点
杨浦时报民生·社会04幸福村的“配药小分队” 2022-05-26 2 2022年05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