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温非杀死病毒决定性因素

  据文汇报 上海正式“入伏”,预计今年“三伏”共40天,将持续至8月24日,实属“超长待机”。上海进入酷暑,高温能“杀死”新冠病毒吗?市民又该如何做好防护?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张子强表示,新冠疫情初期,对病毒的研究显示,一般情况下,灭活新冠病毒需要56℃持续30分钟。但也有研究表明,对于病毒含量极高的样本,上述条件仍然可能难以完全灭活病毒。

  “目前,新冠病毒的传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显然夏季气温升高不足以灭活新冠病毒。过去人们猜测,随着夏季到来,热浪可以阻止新冠病毒传播,这一猜测目前看并不成立。此外,从全球新冠疫情的情况来看,温度等气候因素对新冠病毒的传播也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张子强说,指望天气变热遏制新冠病毒传播并不现实。

  气温并非“杀死”新冠病毒的决定性因素,做好防护仍是防疫重点。“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仍要坚持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尤其是戴牢口罩、勤洗双手,同时还要做好防疫‘新三件套’。”张子强说。

  炎炎夏日,冷链食品颇受欢迎,肉、禽、水产、水果等冷链生鲜食品配送量剧增。高温“杀不死”新冠病毒,低温环境却有利于新冠病毒的生存。张子强表示,在社会层面新冠疫情控制相对良好的情况下,虽然相较于呼吸道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通过接触冷链食品、快递包裹等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也不能忽视可能的间接接触传播。

  他提醒,目前新冠疫情防控仍然任重而道远,市民不可有松懈心理,要提高警惕,在购买生鲜食品、接收快递尤其是“海淘”商品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可能的潜在风险。消费前也请及时关注物品始发地的疫情风险等级。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请市民积极遵守有关防疫规定和要求,在做好“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的“防疫三件套”基础上,落实“定期测核酸、主动扫场所码、尽早接种疫苗”的“新防疫三件套”。

  市卫健委同时提醒,近期多为高温酷暑天气,请各街镇、居村、各单位做好工作人员和市民的防暑降温等服务保障工作,也请市民积极配合,有序排队测核酸,提升采样工作效率。■李晨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English Edition
   第08版:专题
基础疾病多,老年人更需疫苗保护
高温非杀死病毒决定性因素
盛夏期间,小心疱疹病毒
广告
杨浦时报健康06高温非杀死病毒决定性因素 2022-07-28 2 2022年07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