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生·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浦的那块暖色“拼图”

  ■通讯员 陈秀萍

  4月1日以来,江浦路街道已顺利完成辖区内核酸检测335万余人次。惊人的“大”数据背后是全体医务人员的“全力以赴”。

  江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护士长朱倩是一名党员,当护士长25年多,还有一年就面临退休了。今年3月“奥密克戎”来势汹汹,上海作为一座拥有两千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国际化城市,疫情防控的压力不言而喻。作为一名资深护理工作者,朱倩深知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她向中心领导请缨:“我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岗,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3月28日,接到任务那天,朱倩向家人作了简单的交待,拿上个人的换洗衣物、洗漱用品,便从此吃住在医院,倾心尽力负责起江浦街道22个居委113个点位67881人口的采样工作。

  疫情防控是一项全方位的工作,涉及各个环节,对采样要求更为严格,关乎着医护人员、第三方采样人员等每个人。她对中心领导说:“我心里清楚,疫情严峻,抗疫工作任务非常重,我必须要把采样工作一件件安排处理好,不能出一点纰漏。”作为护士长的她,制订了培训方案,组织开展培训,示范、讲解,指导穿脱防护服,如何根据采样口径汲取标本,如何收取及检测完标本的终末消毒等整个中心内部防控体系工作,以实现内部疫情防控闭环管理,确保无一疏漏、无一感染。

  “在这里,每晚我睡不安寝,手机一响,我就立即行动。” “采样工作事关防疫工作全局,就是要争分夺秒送出样本,早出检测结果,就能够更好地为下一步防疫措施提供更好的依据。”朱倩下定决心,一定要跑出核酸采样的“加速度”。

  闻令而动、听令而行。面对一次又一次核酸采样任务,从医护人员的组织协调与安排,到各类物资配备保障,朱倩几乎每天24小时on call,“为应对并完成好每一次集中采样任务,我随时做好‘参战’准备。”

  5月17日凌晨3:15,中心接到紧急工作指令——迅速集结采样人员增援养老院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第一时间响应,一小时内完成采样,两小时内标本送样”!

  时间紧、任务重。“我可以!”凌晨2点时,朱倩刚刚将排班表安排好,刚躺下没多久。她说:“采样人员在熟睡中,她们一早还有大筛任务,还是我去吧。”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采样就这样开始了,等朱倩回来,已是早上六点半。

  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后,全区明确“1+2+6”模式要求,遇到点发疫情,第一时间到点实施临时管控,两小时内完成转运隔离酒店和采送样本,六小时内保证检测结果,提升“追阳”速度。

  朱倩立下“军令状”,锁定目标任务,10分钟内完成准备工作,15分钟内定位至单采人员位置,30分钟内完成采样送检。她带领着采样人员,始终坚守在队伍的前列。

  6月6日,朱倩接到医院指令——隔离点“追阳”采样。作为“核心”人物的她带领采样团队再次出发。

  追阳任务,24小时不定时进行。朱倩主动协调,以最快速度制定职责、流程,全力确保隔离点“密接”的采样监测。早晨6点,凌晨12点,没有固定时间的急单,随时随地都会发生……不管是夜以继日还是挑灯夜战,大白们整装待发,第一时间反应,在朱倩的带领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地满负荷运转。

  “不再急着回家了……可能已经习惯了。”病房护士长张佳莹说,“面对疫情的心态已由刚开始的担心,变成了自信,这份自信来自于朱老师的言语举止,铆在疫情防控斗争前沿的那份笃定和坚守,给我们满满的力量!”经过两个多月的连续作战,相互理解和全力支持,在闭环中朝夕相处的大白们如“家人”般相守着。

  “我们挥过汗、抱头痛哭过,封控的那段日子太苦了。”回首抗疫历程,朱倩说,“曾想过放弃,但每每支撑我干下去的,是身边的这群伙伴,我不忍,也不愿意,弃他们而去。我想,待我们老去时,这段并肩前行、攻克艰难的时光将成为一段波澜壮阔的回忆。”

  没有人生来勇敢,选择逆风前行的她和他们,成为江浦阻击疫情的一块块暖色“拼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公交25路全线投用“白金刚”
江浦的那块暖色“拼图”
共读绘本,垃圾分类线上学
图片新闻
检验应急处置及时性有效性
《杨树浦文艺》2022年第1期目录
杨浦时报民生·社会04江浦的那块暖色“拼图” 2022-08-18 2 2022年08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