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0月8日、9日,国乒包揽成都世乒赛男女团冠军,再创辉煌。丰收的喜讯也从上海市运会的赛场上不断传出:杨浦跳水小将劈波斩浪,获得8金4银9铜,实现历史性突破;杨浦“摔跤少年”一路过关斩将,收获27金19银21铜,夺得团体第一名。
这边,体育赛事紧张激烈;那头,全民健身运动“百花齐放”——“我教你学”体育项目推广活动、社区健康运动会健步走……不断促进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打造人民城市健康基石的有力之举。目前,杨浦正与上海体育学院共同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对标群众所盼,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毛信慧 文 朱良城 摄
奋力一跃,“跃”出市运会首金;七年磨一剑,“磨”出“孩子王教练”
最后一跳,摒息凝神,奋力一跃,漂亮入水,10月1日,年仅7岁的杨浦跳水小将郑涵月把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首金收入囊中。她在女子F组1米+3米+5米跳台比赛中顶住压力,最终以0.2分的微弱优势夺冠。
“她今天状态不太好,心理压力也比较大,好在最后一跳发挥还算稳定。看得我十分紧张,感觉就像自己当年参加比赛一样。”杨浦区少体校跳水教练赵沁心说。
赵沁心曾与吴敏霞搭档获得十一届全运会女子双人3米板冠军,她个人还获得过城运会冠军、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冠军等。2016年,退役后的赵沁心选择到杨浦区少体校当一名跳水教练,“因为这里是我梦开始的地方,当年我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而在赵沁心来之前,杨浦并没有开展过跳水项目。在区体育局的支持下,杨浦区少体校正式开设跳水项目,赵沁心便成了“拓荒者”。
万事开头难,招生、选材、带训……一系列环节对于年轻的赵沁心来说都是陌生的,但她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开展训练。寒冬,带着孩子们在少体校素质训练房开展陆上训练;酷暑,和运动员在海军体工队跳水池挥汗如雨;面对胆子小、零基础的孩子耐心鼓励,手把手教,亲身示范……赵沁心充满了亲和力,孩子们都很喜欢她。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5岁小女孩哭着鼻子挑战5米跳台”视频中的主人公蒋翘楚,就是赵沁心带教的小队员之一。
在赵沁心看来,蒋翘楚的身材条件和协调性比较适合练跳水,缺点是注意力容易不集中、胆子比较小,来到跳台,蒋翘楚总是躲在队友后面。而每当此时,最终让她鼓起勇气、纵身一跃的,是同在跳台的赵沁心。从陆上到水上,从1米台到3米台、再到5米台,在赵沁心的带领下,蒋翘楚不断克服困难,不断进步。在本届市运会比赛中,她再次突破自我、超常发挥,取得了跳水比赛(青少年组)女子E组五米跳台第四名的好成绩。
2018年,张宸、姚佳俊两位上海跳水队的退役运动员先后成为赵沁心的同事,杨浦区少体校跳水教研组阵容日益强大。
今年初,受疫情影响,跳水训练一度停止,直到3个月前才恢复。回到久违的训练场,孩子们格外认真刻苦,但对教练员来说,要在短期内帮助运动员恢复状态,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赛前一段时间,教练们几乎每天陪着小队员在东方体育中心训练到天黑。“七年磨一剑”,赵沁心从一名运动员真正转型成了体校教练员。
在近日结束的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跳水项目比赛中,杨浦区代表团跳水运动队取得8金4银9铜的好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
作为全市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综合性运动会和青少年体育赛事,市运会面向广大青少年群体,参与比赛的不仅有来自少体校以及普通中小学的运动队伍,不少社会俱乐部的队伍也加入其中。2022年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将于今年11月至2023年1月举办,部分项目在国庆期间提前开赛。跳水项目是本届市运会的第一个比赛项目,设置跳板、跳台两项,针对各个不同的年龄段,设有ABCDEF组别。
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说,市运会是体育生涯的第一个大舞台。此次参加跳水比赛的杨浦运动员大都是5到11岁的青少年儿童,年纪小,但实力不容小觑,他们在1米跳板、3米跳板、5米跳台等21个项目中稳定发挥、表现出色,展现了杨浦健儿奋发向上的精气神。
杨浦区少体校跳水队自2016年成立以来,在区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如今已形成一支30余人的队伍,分别来自控二分校、回民小学、水丰路小学、二联小学、佳木斯幼儿园、水丰路幼儿园等,累计为国家输送运动员(二线)12人。
“冷项目”热火朝天,“摔”出27个冠军
“砰!砰!砰!”这是摔跤运动员背肩摔时,身体与摔跤垫碰撞所发出的声音。弓步跑、前滚翻、后滚翻、侧摔、过肩摔……今年8月,民京路上的一个篮球馆内,杨浦摔跤队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加紧训练、挥汗如雨。主教练赵斌全神贯注地盯着每个队员的动作,不时喊话提醒他们注意技术要领。
场下日复一日的坚持,换来了场上的硕果累累。
在2022年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青少年组)摔跤比赛暨2022年上海市青少年摔跤锦标赛中,杨浦区代表团摔跤队一路过关斩将,以27金19银21铜、总分692.25的好成绩获得团体第一名。
比分定格在18比16,冠军!赛场边,一直捏紧拳头的赵斌不由松了口气。在10月5日举行的男子A组自由式65公斤级的冠亚军决赛中,杨浦小将周子祺坚持带伤上场,最终依靠顽强的毅力一分一分把对手拿下。“今年的备战比以往都要艰难,但好在孩子们都斗志昂扬。”赵斌欣慰地说。
周子祺练摔跤可以说是机缘巧合。小学时他喜欢踢足球,在练习滚翻动作时,被赵斌发现有摔跤的天赋,于是赵斌把他收入麾下。
“悟性强、脑子聪明”是教练对周子祺的评价。但悟性强没有成为周子祺偷懒的借口,反而让他更加刻苦,摔跤水平不断提升。11岁起接触摔跤,周子祺取得的好成绩都是“摔”出来的。摔跤对抗性强,在训练中受伤是家常便饭。“小时候也哭过鼻子,但从没想过要放弃。”周子祺告诉记者。上届市运会赛前一周,周子祺手臂骨折,但依然上场获得了冠军。本届市运会3个月前,他在一场对抗训练中右腿韧带撕裂,之后就一直边治疗边训练。
在摔跤这条路上,周子祺还有一个“好伙伴”。小时候,他训练时,妹妹周子悦会跟来场边玩,渐渐也对摔跤产生了兴趣。有一次,教练逗她“要不你试试?”这一试,试出了周子悦的运动天赋。结果,兄妹俩都加入了摔跤队。平时在家,兄妹俩经常一起做体能训练,还时不时切磋技术。在本届市运会上,周子悦一举斩获女子A组自由式55公斤级冠军。下阶段,兄妹俩还将代表杨浦出战攀岩、散打项目的比赛。
从少人问津到今年参赛规模达到60人……近年来摔跤这个“冷项目”,在杨浦发展得热火朝天,一到周末,除了注册运动员,还有从徐汇、浦东、宝山、嘉定、静安等区慕名而来的摔跤小运动员跟训。这与赵斌夫妇的多年努力分不开。赵斌的妻子朱爱芳是杨浦区少体校的柔道教练。赛场内外,这对“摔柔夫妻”是合作无间的“黄金搭档”。
这对重竞技的“黄金搭档”在杨浦区少体校默默耕耘二十载,共享训练场地,共赴校园,培育了众多运动员。在赵斌看来,这一切都源于热爱,“当年也是共同的爱好让我们走到一起。”而小队员们就像他们的孩子。电影《摔跤吧,爸爸!》上映时,赵斌和他的孩子们去看了两次。“印度爸爸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赵斌说。
项目要发展,必须不断选拔培养“好苗子”,因为重竞技项目相对小众,曾经很难招到后备人才。“在选材方面,我们也曾走过一段弯路。”赵斌表示,后来,夫妻俩开始转变思路,以推广摔柔运动为目标,他们送教上门,在杨浦的中小学广泛开展相关课程,并从中选拔培养人才。如今,在东辽阳中学、同济中学、控江初级中学、同济初级中学、鞍山中学、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等都有他们的“据点”。
多年来,夫妻俩不仅培养输送了柔道世界冠军姚玉婷、多名全国冠军和一大批专业运动员,还向拳击、散打、攀岩、自行车等一线专业队“跨项”输送了多名运动员。摔跤运动员张海奥转练自行车后,在2022赛季场地自行车世界杯中,获得银牌。
全民健身“百花齐放”,体育生活在杨浦滨江“秀出来”
国庆假期,一边是紧张激烈的市运会,一边是丰富多彩、人人可参与的全民健身运动——
韵动杨浦·秀出来杨浦区“我教你学”体育项目推广活动暨社会体育指导员展示交流活动、殷行街道社区健康运动会健步走、长海路街道运动会男性百人展示活动……
“政府、社会、市场”三轮驱动是近年来上海体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借助市级体育部门上海市民运动会、上海城市业余联赛进行顶层设计,近年来,杨浦区体育局整合区域赛事资源,释放市场活力,着力打造区域全民健身赛事品牌——“韵动杨浦·秀出来”全民健身赛事体系,进一步扩大平台效应,培育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引领赛事活动“百花齐放”。
2021年,杨浦全民健身系列赛事共举办了300余场赛事活动,吸引20余万人次参与。区体育局首次推出12项赛事活动面向全社会,诚邀有体育赛事承办资质的社会体育组织和企业参与申办。
滨江主题秀是“韵动杨浦·秀出来”赛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定向、亲子运动、自行车、极限运动、沙滩排球……杨浦滨江逐渐形成了“体育生活秀带”。为助力北京冬奥会,2022年国际雪联城市越野滑雪中国巡回赛上海站也在此举行,该赛事入选2021年上海市体育赛事影响力总得分前三位。
此外,杨浦立足区域特色和自身资源,举办了亚洲极限滑板冠军赛、电子竞技DOTA2亚洲邀请赛、澳式橄榄球超级联赛上海站等国际赛事,形成了杨浦新江湾城半程马拉松、杨浦足球超级联赛、森林越野跑等区级品牌赛事。
目前,杨浦已建立区、街道、居委会多元互动的群众体育活动体系。12个街道每月承办至少两项赛事活动,实现月月有比赛、周周有展示、天天有活动,年均达450多场次,覆盖各年龄段。
据介绍,下一步杨浦将继续融合杨浦滨江文化,打造“韵动杨浦·秀出来”等专属品牌活动;充分利用杨浦滨江空间资源,组织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主题沙滩活动;同时创新办赛模式,打造上海共青森林体育嘉年华等体育消费新IP。
本版部分图片由市体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