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舌斧相吻为哪般

  ■周建 文

  说来也许你难以置信,舌尖与斧子本风马牛不相及,竟鬼使神差,难解难分。那年的场景我亲眼目睹,并参与了整个解救过程,好在最终有惊无险。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到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一个偏辟的农村插队落户。每到冰天雪地的冬季,农田无活可干,我们男知青作为生产队的劳务输出,便到大兴安岭林场为林业局伐木。

  那是一个零下40多度的冬天,寒气逼人。我们几个知青扛着斧子、锯子,行走在深山老林幽静的山谷中,踏着皑皑白雪边走边聊,兴致盎然。

  突然隐隐约约听到后面传来断断续续“咿咿呀呀”模糊不清的呼叫声,大伙不由自主回首望去,只见一知青双手持斧柄,斧子贴在嘴边,大伙觉得甚是诧异,不知究竟发生了何事?走近后看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舌尖紧紧粘在斧子上,融合为一体,无法分离。室外如此极度低温下,湿润的舌尖碰上冰冷的铁器斧子,两者粘得结结实实,在场知青个个看得瞠目结舌。

  谁也未曾见过如此场景,顿时慌了神,一时手足无措。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开了,最后一致认为:生拉硬拽肯定会弄伤舌头,必须另辟蹊径,寻求稳妥安全的解救方法。可这在荒山野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也不见当地老乡,怎么办呢?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我突然想起那年冬季有知青刚到生产队,在室外干活时未戴手套,无知地赤手抓铁器,结果含有热量的手掌被牢牢粘在冰冷的铁器上。幸亏老乡就地取材,抓起一把把雪在手掌与铁器粘连处轻轻搓揉,许久才使两者分离。如此看来两件事起因如出一辙,用雪慢慢搓揉也许能使两者分离,这也是当时状况下唯一的选择了。

  解救行动开始了,先由一知青为其扶着斧子固定不动,另一知青就地取材,将一把雪塞到舌尖与斧子的粘连处。零下40多度气温下的雪,外形成硬硬的颗粒状,如同一盘银色的散沙,我用一根手指小心翼翼地轻轻搓揉,如此反复循环……由于是在舌尖上用雪搓揉,其难度可想而知,既要防止不小心弄痛了他,又要想法尽快使其解脱,必须掌握好分寸。尽管我小心翼翼搓揉着柔嫩的舌头,他也强忍疼痛,身体却不由自主微微颤抖,无形中增添了我的心理压力。我不时安慰他,大伙看着也干着急,又有劲使不上,只得在一边不停地与其说话安抚,树立信心。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舌尖与斧子的接触面渐渐缩小,这使大家看到了希望,信心倍增。

  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良久,终于,舌斧分道扬镳,舌尖重获新生,这时大家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仔仔细细地看了一番,舌尖并无任何损伤,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此刻那知青是百感交集,千谢万谢,结结巴巴地告诉我们:人们常说十指连心,这痛与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按常理,舌尖上的水分遇到零度以下的金属迅速凝固,舌尖与斧子之间就被一层薄冰粘在一起了,这是必然的。但是舌尖与斧子两者毫不相干,究竟是何原因能使两者离奇地粘在一起呢?

  原来这位知青平时有个坏习惯,有事无事常爱伸出舌头。这次可真是引火烧身,没料到,无意中伸出的舌头,竟阴差阳错舔到了冰冷的斧子,瞬间两者牢牢粘在了一起。这苦头吃得刻骨铭心,惨痛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从此爱伸舌头的坏习惯灰飞烟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鹈鹕与天鹅
东门路上的人艺照相馆
舌斧相吻为哪般
心桥(一)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舌斧相吻为哪般 2022-12-27 2 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