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生·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引领,他们的守护很贴心
  在新江湾城街道,政立一居民区针对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专门安排社区干部定期联系、块长定向联系,尽所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在长白新村街道,松花新村居民区义诊先锋队队员正在为居民进行线上医疗咨询服务。

  ■记者 毛信慧 窦雨琪 宋玥

  “朱书记,我‘阳’了,家里也没有药……”几天前,新江湾城街道政立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莉接到一通求助电话,电话那头的老人焦急万分。

  前来寻求帮助的是一户纯老家庭,两位老人都已年过七十,儿子长期工作生活在国外。老人说,自己感觉喘不过气,已经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但救护车出车需要排队等待,无法第一时间将自己送往医院。

  了解老人情况后,朱莉安抚着两位老人的情绪,并与街道防控办取得联系。街道了解到老人的身体情况后,立刻安排了专车和随行人员将老人送至长海医院就医,就诊结束后将他们送回小区。事后,两位老人发来感谢信,感谢街道和居委会在他们急需就医时提供了帮助,解决了燃眉之急。

  据悉,目前两位老人正在居家隔离中。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将定时回访,持续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和起居生活,为老人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服务,帮助老人尽快地恢复。

  “政立一共有5个独立小区,老年群体数量不在少数。居委会针对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也专门安排社区干部定期联系、块长定向联系,关心他们在特殊时期的身体状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尽所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朱莉告诉记者,居委会每一位社区干部都时刻关注着片区里的重点人群,对每日上报的阳性感染者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为减少新冠病毒对老年人的侵,新江湾城街道和各居委也在积极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对有意向接种疫苗的老年人,社区提供多种便利,包括专车接送服务、(下转第4版)(上接第1版)开设专场、为腿脚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接种服务等。

  “得了这个病后我特别担心,因为自己有严重高血压,之前疫苗一针都没打过。”在控江路街道凤南社区,年过九旬的张阿婆激动地说道,“居委会小陈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开导我,每天一个电话关心我的身体变化,真是一个老好的党员同志!” 张阿婆口中的“居委会小陈”陈若颖,上月初已光荣地成为了共产党员。这段时间,她每天要打三四十个电话关心社区老人的感染症状,手机24小时在线,并利用微信向居民们宣传抗疫政策、科普防疫知识、解答疑惑。

  除了居委会,社区志愿者团队也全员出动,“小黄,我家对门的李阿姨我几天没见出门买菜了,她一个人住平时也不太说话,你快电话问问。还有我楼上住的快递小伙子,两天没上班了,估计也感染了。”清晨,志愿者张阿姨第一时间向居委干部反映凤南一村46号楼的情况,得到消息后居委干部立刻电话核实。随后,居委将情况记录在册,安排人员定时定期关心老人情况,22号楼的党员金师傅早锻炼回来给18号王大爷带了早饭放在了门口,51号的党员储老师给住三楼的徐阿姨烧了点蔬菜粥……

  “小徐,侬好伐?祝侬和侬额家人一切安康。我已经连续3天自测抗原都是一条杠,这几天仍有咳嗽,少痰,已无其他明显不适。报个平安,勿念!”这是社区独居老人石师傅在接到居委干部关心自己身体状况的电话后发给居委干部的一条短信,在这个温暖的社区大家庭里,社区居民也牵挂着居委工作人员的身体情况。

  “这里面都是新鲜蔬菜,阿姨您做着吃。”上午十点,大桥街道锦州湾路居委会主任欧阳琴带着两位居委干部来到平凉路1454弄锦州小区。这里共有居民238户,独居困难老人的比例占到了四分之一,居民夏雪贞就是其中一员。夏阿婆今年92岁,平常自己一人生活,当天拿到居委干部送来的新鲜蔬菜,回忆起这些年居委对她的关照,眼里泛起了泪光。“我在这里住了44年了,对这很有感情。谢谢居委的关心,感觉心里暖暖的。”

  在这个特殊时期,不仅辖区内的高龄独居老人得到了照顾,纯老和一户多残家庭也受到了居委的关注。武小英和陈永全夫妇住在锦州湾小区已有几十年,作为纯老家庭,他们在感染新冠后很是焦虑,因为自己感染后不想出门影响其他人,买菜就成了个大难题。“今天居委干部们带来的物资是雪中送炭。”陈先生激动地说。

  随后,居委干部来到了居民夏玉鸿家,送去一袋药品,其中包含抗原、口罩和布洛芬退烧药等。夏先生的感动溢于言表,因为一家都是重残无业,生活比较困难,在此之前也并没有储备退烧药等物资。

  欧阳琴告诉记者,目前居委工作人员都已经阳后康复,可以保证全天在岗,全力解决居民的需求。锦州湾居委已做好了关于独居、纯老和困难家庭的统计,将不定期向他们送去蔬菜、药品等生活物资。

  在长白新村社区,辖区内的退休医护工作者、爱心人士纷纷挺身而出,组建了一支邻里互助义诊先锋队,为居民提供线上问诊服务。“陈医生,我最近嗓子有点干燥,你看我是不是应该吃点什么药?”“不用不用,回去先炖点雪梨吃,不用急着吃药。记住,千万不能乱吃药。”具有数十年从医经验的上理居民区党员志愿者陈玉茹“在线”为居民答疑解惑。

  当邻里防疫药品和防护物资紧缺时,“沉寂多时”的防控群成了发挥基层自治力的舞台。最近,延吉东路160弄居民韩先生一家先后发起了高烧,急需退烧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韩先生打开了居委之前临时建立的核酸志愿者群,发布了一条求助退烧药的信息。“这个群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动静了。”令韩先生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求助信息刚刚发出去,群友们就开启了一场爱心接力。

  志愿者张阿姨得知情况后,主动提供了家中备用的日夜百服宁,并在群里留下了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群里还有人愿意充当“快递小哥”,为韩先生上门取药送药。“我觉得邻居间的互助太重要了。等痊愈了,我也要到居委会报到,尽自己所能把爱传递下去。”韩先生对“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老话有了更深切体会。

  (图片由相关单位提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美团设立骑手抗疫补给驿站
警察节,致敬守护平安的你
党建引领,他们的守护很贴心
理赔遇到难题 法援及时介入
保健康防重症,共同创建养老机构内疫情联动机制
杨浦时报民生·社会04党建引领,他们的守护很贴心 2023-01-12 2 2023年01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