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的根本在人才”

  ■黄福特

  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有“人造太阳”之称的东方超环装置运行时间破千秒,为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群山之中,科学家通过“中国天眼”发现660余颗新脉冲星,极大拓展了人类观测宇宙的视野边界;上海张江科学城,科研人员潜心攻关新药研发,在研药物品种累计数百个……一大批高素质科研人才在各自领域大显身手,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创新的根本在人才”等一系列重大论断,深刻回答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引领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十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抓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前所未有,事业发展和政策创新为人才营造的条件前所未有,人才对我国发展的支撑作用前所未有。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渴求、创新需求,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无论是选才育才还是聚才用才,都应该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全球领先的5G网络布局、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成功……近年来我国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启示我们,只有支持和鼓励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根据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才能不断收获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目标方向。

  科研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水稻专家袁隆平一心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潜心从事杂交水稻研究数十年,生动诠释“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带领科研团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以毕生努力践行“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用行动铸就了宝贵的科学家精神。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精神引领和思想保证。各类科研人才务须增进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力量,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必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强大牵引力和驱动力。

  (来源:人民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用真抓实干落实“施工图”
读懂这34个名词背后的上海
发放观影补贴
“创新的根本在人才”
以扩大开放增强内需发展动力
杨浦时报评论05“创新的根本在人才” 2023-01-17 2 2023年01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