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 在上海,旅游咨询中心、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迭代升级出“旗舰站”“专业站”“快捷站”,受到市民游客欢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正在探索文旅融合、主客共享。
30岁的苏玉洁在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附近工作,午休时喜欢来这里喝杯咖啡、看看展览,“附近历史建筑焕新开放,咨询中心的布置越来越时尚,街区更有活力了。”这处文旅融合公共服务“旗舰站”在工作日、双休日日均接待游客分别约为500人次、4000人次。
步行约2公里来到徐家汇书院,这是一处文旅融合公共服务“专业站”,日均接待读者和游客超过3000人次。上午9时许,其中的阅读区、自习区已有许多读者。
四川游客陈曦拖着行李箱来到书院,与原先匆匆“打卡”的计划不同,她停留了整个上午。“这像是一座博物馆、艺术馆,几处‘光盒空间’将海派建筑、徐家汇地区历史等主题书籍集中罗列出来,值得多花些时间好好阅读!”
钟书阁(绿地缤纷城店)则是一处文旅融合公共服务“快捷站”。这家书店内增添海派文创、书籍、旅游线路集中展陈和相关活动,带给读者更丰富的文旅信息和旅游体验。
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全力推进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坚持高品位的文化追求,提升设施布局和服务供给的均衡性,扩大社会参与增添发展活力。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介绍,上海推动旅游业复苏发展,也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塑造更具引力的都市旅游。■陈爱平 许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