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承工人新村曾经的光荣和梦想,承载开放活力的创新社区新功能
见证上海城市发展的228街坊回归
  承载一代劳动者的光荣与梦想,铭记“风貌重现、功能重塑和文化重构”的崭新使命,重返年轻态的228街坊转身成为承载城市记忆的博物馆、辐射周边的公共服务中心,重新回到人民的生活中来。

  ■记者 宋玥   毛信慧   沈莹 文/摄

  228街坊旧址原先是名为“长白一村”的工人新村。历史上的228街坊,是首批完成的“两万户”工人新村,如今的228街坊是上海现存成片的“两万户”历史风貌住宅,也是新时代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见证上海城市发展的现实载体与生动教材。

  4月26日上午,228街坊开业仪式隆重举行。上海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黄红,杨浦区委副书记、区长薛侃,区委副书记周海鹰,区委常委、副区长徐建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海明,市规划资源局二级巡视员顾世奇,区老领导陈安杰等出席活动。

  仪式现场,与会领导与新中国纺织工人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共同推动推杆,见证228街坊正式开业。

  伴随着腰鼓队锣鼓喧天的欢迎声,228街坊开启了新的生活篇章。活动现场,“添砖加瓦”背景板上插入满怀回忆的红砖,将新中国工人阶级劳动立身的记忆定格;在横跨70年的历史展墙前细细观摩,228街坊的历史在眼前徐徐展开;沉浸式围挡前,小卖部、体育运动器材,一件件饱含新中国工业兴国记忆的老物件,带领人们回溯228街坊当年的生活。

  此外,228街坊内配有的450套标准化保障型长租公寓将正式面向市场,活动现场,黄红、薛侃、顾世奇、陈安杰、黄宝妹分别为5位入住公寓的住户代表颁发钥匙。

  徐建华在致辞中表示,七十多年前,杨浦的优秀产业工人怀着光荣与梦想的激动、(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带着乔迁之喜的心情,举家来到这里安居。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欣喜见证一个延续历史文脉、留存上海乡愁、展现杨浦记忆的开放性创新型社区228街坊的华丽蝶变。期待在228,老故事与新奋斗相融合,烟火气与时尚潮相交织,文化性与科技感相辉映。希望焕然一新的228街坊承载好“延续历史文脉、讲好杨浦故事、打造宜居社区、点亮生活秀带”的光荣使命,能够成为城市更新叠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样板街坊,为杨浦高举人民城市理念旗帜,进一步打响“人民城市·杨浦实践”品牌作出新的贡献。

  仪式后,与会领导参观了228街坊,详细了解其中的商业布局和居住环境,“体验”坊内生活和娱乐。

  70年不停迭代的商业中心,续写杨浦幸福故事

  26日上午10点,228街坊的中央大草坪上热闹非凡,曾经住在228的老街坊们听说这里重新开业,纷纷赶来参加活动。

  “有主题、有主线、有故事、有动线”,228街坊的每一幢建筑都在历史的长廊里述说着城市印记。

  正红色窗棱格外醒目,细细打量着眼前似曾相识的建筑群,脑中回想起居住在这里几十年的点滴回忆,老街坊们对焕新的228充满了感情。张伯伯激动地指着6号楼告诉记者,自己的老房子就在这个位置,如今的6号楼已经被改造成了名为熊猫饭堂的睦邻小厨,但房屋的整体结构和位置保持了原样,所以张伯伯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曾经的家。

  228街坊改造的特别之处在于始终坚守“修旧如旧”的理念,采用“挖掘、重构、强化、传承”对部分旧建筑进行完整保留和修缮,也有部分的合并与复建,着力还原展示工人新村曾经的生活风貌。

  开业当天,虽然很多商业体还未正式开业,举办的创意文旅集市已经吸引了大量的人气。邵万生、稻香村、汪怡记、沈大成、五芳斋、鲜得来、宝大祥等老上海知名品牌汇集在市集区域,这些沪上老字号和“两万户”一样见证了上海的历史。还有身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运动服的演员在户外进行着沉浸式表演,附近的居民纷纷涌进来逛集市摊头“嘎闹忙”。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杨浦区社区规划师李彦伯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发现,228街坊其实是一个70年连续的社区商业中心。“最早在1952年的规划中,就已经把这里设定为社区的商业中心,当时有合作社、社区饭厅、澡堂等。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粮油商店、长白饭店也集中开在这里。”李教授指着东北角的几幢底层加高的楼告诉记者,底层加高的目的就是用作商业建筑,“总的来说,228街坊是一个一直不断在革新和升级迭代的商业服务中心。”

  从“两万户”到新型科技生态社区,228街坊成为见证上海城市发展的现实载体与生动教材。据介绍,开业仪式结束后,228坊将进行包括“记忆中的露天电影”、“马路体育课”等持续5天的市集活动。

  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将在这里续写新的篇章。

  多方合作治理,打造历史文化潮流地标

  从承载一代奋斗者光荣与梦想的工人新村,到106天内首创性地实现“三个100%”征收模式的动迁基地,再到如今空间与功能更新重塑的市级城市更新新地标。

  李彦伯告诉记者:“228街坊不只是城市更新和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一个交叉点、一个结合点,更是多方合作治理理念的全新尝试。”怎样让多元的利益主体包括居民自治加入进来,共同把一盘棋下好?街坊由街道、科创集团、入驻企业等共同协商共同治理,正是人民城市理念的现实实践。

  “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为一个集长租公寓、智慧型净菜超市、特色餐饮美食、文化艺术培训、休闲健身运动、中心绿地广场和社区配套服务等多重业态为一体的文化商业综合体。”创寓智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军介绍,“我们联合长白新村街道,在原有12栋老建筑的基础上集中打造了8栋楼宇。”其中,1号楼、8号楼承担传承记忆的重要功能,统一打造“工人文化”沉浸式展陈;2号楼统筹融入裁缝店、修鞋店、修表店等便民服务业态;4号楼与5号楼将分别作为党群服务站点和市民健身中心;3号楼与6号楼即将入驻一批特色商户,丰富周边居民生活。此外,7号楼的长租公寓是创寓在上海的首家门店,内含450套标准化保障性长租公寓,为杨浦区乃至全市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品质优良、价格适中、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乐居、乐活、乐享空间。

  目前228街坊已引进熊猫饭堂、交茶点、蛋堡艺术、蓝蕉音乐、时序伴学、时序世勤、西区老大房等商户,招租率达到75%,预计6月初将会陆续开业。“在招租过程中,也有不少商户希望开窗破门来体现它的商业特色,我们对这些不能符合历史风貌保护要求的商户进行了劝退。”陈军表示,在运营上,228街坊将秉承“可持续运营”理念,综合考虑历史风貌保护和社区商业需求,为周边15分钟生活圈的居民提供“吃得有滋味,逛得有趣味,学得有品味,浓浓烟火味”的品质生活打卡地。

  在“系统性谋划、一体化推进、可持续经营”思路下,228项目与延吉东路、长白路、敦化路、安图路合围,着力打造“文化更深厚、社区更便利、资源更丰富、社交更多元”的历史文化潮流地标,这里不仅传承了工人新村曾经的光荣和梦想,还将承载开放活力的创新社区新功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文化
   第06版:资讯
   第07版:English Edition
   第08版:专题
见证上海城市发展的228街坊回归
市政协来杨浦调研
强化调度促提升 齐心共创文明区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敬告读者
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关注上海杨浦
扫一扫下载上海杨浦APP
报头
杨浦时报一版要闻01见证上海城市发展的228街坊回归 2023-04-27 2 2023年04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