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口多、城区老、空间小,怎么办?

  我清晰地记得,今年年初,在工农片调研民生工作时,几位阿姨爷叔激动地围着我说:“书记,我们街道建了这么多为老服务设施,但我家走过去都太远,能不能建个近点的呀?”“是呀,我们跑一趟太远了。”“最好能建个综合设施,养老、办事、娱乐三不误。”

  居民你一言我一语,让我陷入沉思:原以为这些年我们在民生服务方面勤动脑、不停步,办成了许多实事,但实际上距离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一定差距,“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还存在布局不平衡的现状。

  如何健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抽丝剥茧”,深研细究明思路

  殷行街道人口密度大,街区整体建成度较高,可利用空间资源十分有限,街道公共服务呈现空间不足、网点布局不尽合理、硬件条件相对落后等问题。如何突破空间匮乏瓶颈,在杨浦“最挤”的街道挤出更多空间,尽最大可能为居民编织配置公共服务网?

  我召集相关职能部门一起实地调研共同会商,对每一个点位逐一过堂,得出结论是:务必善于“螺蛳壳里做道场”。将既有的社区生活服务项目进行资源整合,功能拓展,建成民生保障服务综合体,并实现多个综合体之间的信息互通互联互补,探索建立宜居便民的社区生活综合服务网络。

  明确了民生服务大方向后,我秉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理念,与街道相关部门的同志展开了多轮实地走访,排摸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从人群结构、便民服务、空间资源等维度,绘制了社区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资源两张分布图,系统梳理方方面面资源条件。

  最好的调查是与居民同坐一条长凳,聊聊家常,问问揪心事、烦心事。我多次召开居民区书记、居民代表、群团骨干、社会组织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哪些人群有哪些诉求,需要哪些服务,我都一一记录在案。

  另一方面,我们积极争取区相关部门的指导,综合考量居民需求、规划条件、空间分布等因素,最终选定在位于殷行辖区相对中心位置的市光路1118号,建设杨浦首个街道级家门口服务站——殷行街道家门口服务站,试点打造“一站式”民生保障服务。

  “对症下药”,精准发力解难题

  “群众的需求清单就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满意清单。”在家门口服务站建设过程中,我们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坚持系统思维,将养老、就业创业、双拥优抚、救助帮困、未成年人保护这五方面与居民紧密相关的服务项目嵌入家门口服务站。

  在这里,有微日托、微助餐、微健康、微健身、微社交等五类微服务,社区老人可享受日常看护、保健康复、日常用餐、体质检测、中医免费理疗、健身指导等服务,还能通过“时光咖啡屋”里的乐高墙、消消乐、绘画手工、水培植物培养等互动项目,让认知障碍老人和寻常百姓边享用醇香咖啡,边进行社交娱乐。

  在这里,我们为中青年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定期开展中小型面试会、招聘会,提供美妆、直播、咖啡调配等就业技艺赋能,还打造了“创业花圃”,为高校创业者提供社区创业实践。

  在这里,我们提供退役军人服务,为社区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提供政策咨询、权益保障、法律服务、文化交流等服务。

  在这里,我们提供救助服务,由社区救助顾问开展政策解读、个案帮扶、情绪疏导等综合服务。

  在这里,我们提供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为社区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救助帮扶、紧急干预、亲子阅读等各类专业服务和多样化活动,推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在这里,我们力图让每一位走进“家”里的人,找到对应的服务契合点,让每位居民找到归属感。

  如今,市光路1118号面貌焕然一新,杨浦区首个家门口服务站,已成为全年龄段人群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便民服务殷行样板。看着每一位走进来的居民都面带微笑,我内心也洋溢着满足感和成就感。时时处处为居民着想,尽自己所能为居民多做实事,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基层治理从来都不是虚无缥缈的宏大叙事,而是面向日常琐事的坚韧不拔,必须要始终锁定广大居民具体而现实的需求,着眼于解决居民关心关切的实际问题,让他们更有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年初,时任区长薛侃调研殷行时指出,2007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殷行街道调研民生工作是殷行独特的政治资源,要用好政治资源,讲好殷行故事,办好民生实事,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因此,我们要立足实际、立足居民,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拓展“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让“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圈”出生活便利,“圈”出城市温度,“圈”出百姓笑颜,努力建设“多姿多彩、其乐融融”健康美丽殷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盯紧“小包裹”里的“大安全”
《杨树浦文艺》2023年第1期目录
长海新村小区纳入地方修缮
为同类型旧住房拆除重建提供经验与样本
人口多、城区老、空间小,怎么办?
杨浦时报民生04人口多、城区老、空间小,怎么办? 2023-06-27 2 2023年06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