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刘甫荣辞去恒瑞医药大区经理职务下海创业,对于未来心底里并没有太多把握,以前在外资企业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分工明确,而创业初期就意味着所有事情都要自己一力承担,“那时候,就连税票怎么开我都不清楚。”刘甫荣告诉记者,自己当时只知道做销售,而创业的成功与否并不是简简单单和销售业绩直接挂钩,“创业的道路充斥着许多极其复杂和琐碎的事务”。
在这关键时刻,上海复旦软件园给他提供了及时的帮助。
自2014年开园以来,上海复旦软件园已成长为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果孵化及集聚的园区,由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级科技园区,同时也是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之一,先后被上海市科委、市人社、市经委认定为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上海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上海市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上海市“四新”经济创新基地和上海市海聚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培育)。
2016年4月,刘甫荣创办的上海玉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正式入驻上海复旦软件园。
入园伊始,园区为其无偿办理了相关经营证照及第三方合作机构的财务代理等服务。“他们还有一对一的专业税收辅导老师上门服务。”刘甫荣感叹道,创业型公司常常因为对于税收政策不够了解和重视,“就像一栋大厦地基没有打扎实, 为后期的发展埋下隐患。”
“我原本主营医疗手术器材研发及销售,也有着自主研发的想法。”但想从简单的“左手转右手”的销售转变为医疗行业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这条创业的路上,刘甫荣并非孤军奋战。上海复旦软件园帮助刘甫荣在创业之路转型上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在得知刘甫荣的公司有自主研发意向,且有一定的基础时,园区立刻集聚相关服务平台助力其发展,积极帮助刘甫荣寻找研发场地。短短几年,从产品经销到产品总代理,从主营销售逐步转为研发+销售……上海玉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完成了从一个创业的小企业蜕变为大企业要经历的路程,销售收入增长率达300%。
“园区定期组织专家及相关行业成熟企业搭线把脉,(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减少曲折,公司能够逐步壮大,走到今天不翻船,多亏了园区一路的悉心陪伴和指导。”刘甫荣由衷地说道。
作为杨浦区众多国家级科技园区中唯一一家由复旦大学、杨浦区所属国企及亚泰集团(民营)共同组建,并且由民营主导的混合制园区(企业),复旦软件园在服务园区企业上机制更加灵活。“深耕精细化服务是园区不变的初心,我们要让企业招得进、养得大、留得住。”上海复旦软件园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顺发告诉记者,园区由25名成员组成管理团队,大都具有相关创业服务资格证书,同时组建了一支由7名资深专家组成的辅导员队伍、20位知名企业家、行业专家、资深投资人组成的科技创业导师团,以“联络员+辅导员+创业导师”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结合成熟规范的运营管理理念,充分发挥现有资源,整合创新资源,不断拓展新资源。
在园区企业发展的同时,复旦软件园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生活中也给予关怀,当得知刘甫荣有落户上海的需求,第一时间帮助其对接区相关部门,落实相关人才引进政策。
“我们全家都是江苏南通人,来沪之后最愁的就是两个孩子的读书问题。” 举家迁至上海的刘甫荣今年6月份成功落户上海,两个孩子也可以在上海读书、参加中考和高考,“自己全家都已经在杨浦扎根”。
在刘甫荣看来,扎根复旦软件园的理由还有很多,比如,这里位于地铁12号线隆昌路站附近,地理位置十分便捷,“上下班乘坐地铁特别方便,开车上下班的员工也很喜欢来此上班,园区近4万平方米的地下车库内有一千多个停车位,而且商业配套齐全,极大方便了入驻企业员工的办公、出行及生活。
其次,园区周边人才资源丰富,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力学院等高校云集,为大学资源延伸、产学研互动在地理位置空间上带来极大便利。
自从入驻上海复旦软件园之后,上海玉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近年来持续将外区关联企业及新设项目放入杨浦区内发展。
围绕“开拓增量、巩固存量、提质增效”理念,携手各企业,园区本着“共建共管共享”的合作理念,积极发挥园区作用,打造创新性公共服务平台-兆联天下(www.thousland.com),同时以复旦软件园自创品牌活动“产业对接会”等平台助力企业。据介绍,截至2022年底,园区共引入企业1800余家,其中软件服务业企业占近70%。园区无论在企业的招入扶持成长上,还是在区域的社会发展及经济发展上都取得了快速的进步,初步形成“以商招商”“以商引商”“安商稳商”的创新创业氛围,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推动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企业有人才的需求、资金的需求、业务的需求,兆联天下这个平台就紧抓这三个需求跟企业来对接,致力于成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企业与资金方面的桥梁,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对于未来,杨顺发说,园区还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做好服务,建设好一支强大的服务团队,通过管理输出去扩大园区的规模。■记者 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