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莹 实习记者 游颖佳 文/摄
本报讯 自从长白228街坊蝶变归来后,内部的商业体逐渐开业,成为周边30多万居民“15分钟生活圈”内的休闲好去处。这个夏天,吸引他们前来纳凉的,当然还有工人新村焕新升级后的老上海新里弄情怀。
“来228街坊乘风凉更有感觉。晚上邻居们都会在这里聚集,大家唠唠嗑,特别舒心。”朱阿姨是附近的居民,她说,老年人更喜欢坐在外面,吹着夏夜的微风,出点汗喝点冰啤酒,十分舒畅。
晚上7点,夜幕刚刚降临,华灯初上的228街坊已颇有人气。在228街坊中,一家名为“优布劳”的精酿啤酒馆,成为附近中老年居民们的夏夜纳凉聚集地。此时,附近的居民刚吃完晚饭,散步来到这里。
为配合工人新村建筑群的整体风格,老板江春雷特意在门口放置了户外竹椅。他说,自己小时候就曾经住在这一片,“坐在这种矮脚竹椅上,摇着蒲扇,看着眼前修缮后素墙红瓦的房子,一切修旧如旧”,吹着凉风,喝一杯冰啤酒,仿佛回到当年记忆中的“两万户”年代。
在今年5月长白228街坊重新开业的当天,江春雷站在这片似曾相识的土地上,忽然产生了强烈而奇妙的感觉,于是他决定在这里开一家小酒馆。自7月8日开业以来,每晚7点到10点左右,酒馆里八成的顾客,都是住在附近的中老年居民们。
“晚饭吃好了就来这里,到228街坊乘凉,空气又好,又热闹。”开业一个月,顾客陆先生已经成为了忠实粉丝。
晚上9点,店内外已是座无虚席。陈先生走进来买了2500ML的“机车小麦”鲜打啤酒外卖。这家店的啤酒外卖,是将鲜酿啤酒灌装入专门的手提袋,十分方便。他笑着说:“喝啤酒,我喜欢打包回家一个人慢慢享受。”老年人的怀旧情怀和年轻人的小资情结,在228街坊都得到满足,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融合包容,是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最独特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