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为民带来满满“家门口的幸福”

  ■孙云 王珂 任翀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什么样的城市是老百姓真正喜欢的?就是真正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城市。

  城市更新:“重视每一个参与者,不落下任何一个亲历者”

  10月31日,杨浦区五角场街道东郸小区最后一户居民搬场交房,使得今年全市体量排名第三的这个拆除重建项目实现了签约100%和交房100%“双一百”。相距不远的杨浦区凤南一村是今年全市体量最大的拆除重建项目,也用29天在9月底实现了1813户居民两轮签约两个100%,目前搬场交房率已达94%,仅剩6%居民因为各种实际困难尚在寻找过渡房源、准备搬场的过程中。

  在近日杨浦区人大常委会控江路街道工委举办的“人民城市 民主故事”人人议事厅活动上,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无论是东郸小区还是凤南一村,即使没有达到‘双一百’,都已满足生效条件,为什么一定要去‘攻关’这最后的6%呢?”

  对此,一位人大代表是这样回答的:“‘双一百’代表圆圆满满,说明我们在加快城市更新、建设人民城市的过程中,重视每一个参与者,不落下任何一个亲历者,希望能让实事100%地真正做到老百姓的心里。”

  这番回答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也让闻讯而来畅谈“老破小”“拆落地”话题的老屋居民们由衷鼓掌。

  没错,什么样的城市是老百姓真正喜欢的?就是真正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城市。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来到杨浦,在杨浦滨江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四年来,杨浦始终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最优的供给服务人民,努力建设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杨浦。

  当前,杨浦正在奋力打造人民城市理念最佳实践地。这个人民城市的“样板间”到底打造得好不好,最终要由老百姓来体验,最终也要由老百姓来评判。

  日前,一场汇聚众多理论大家、行业大咖的人民城市理念研讨会在杨浦滨江举行,来宾共议“共建人民城市,共谋创新发展”话题,提出了“人民城市:新型城镇化的灵魂和城市现代化的命脉”“科技创新引领上海世界级中心城市率先高质量发展基本思路”“提升城市核心功能,推动人民城市高质量发展”“人民城市价值体系初探”等命题。来宾们关注到,在不断地激发创新第一动力,着力高端产业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三大千亿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等区域发展“硬核实力”的同时,杨浦也高度关注城市的暖心底色。

  城市的温度蕴藏于一个个细节,并由这样的细节直抵人心。

  就拿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的城市更新来说,杨浦全面完成了二级以下旧里房屋的征迁任务,大力实施美丽家园建设,开展城市更新“六新”行动。今年上半年,上海“最后的两万户”——长白228街坊焕新而生,不仅获国家住建部推荐参评2023年联合国人居奖,更成为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打卡地。凤南一村拆除重建项目为了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品质生活的飞跃,在项目启动之初,就从解决房屋租赁的供需矛盾着手,筹措房源,搭建平台,让老百姓能尽快找到合适的过渡房。在日前的人人议事厅中,说到尚未搬场的最后6%居民,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困难,各方也是积极行动,通过联系养老院、长租公寓等方式,帮助居民早圆安居梦,争取早日实现100%交房。

  在议事结束的时候,济济一堂的凤南一村居民、人大代表及全程参与“拆落地”相关工作人员等,在主持人提议下拍了一张大合影。合影中,每个人都笑容满面,因为,他们都对凤南一村的焕新归来充满了憧憬和期待。在这张装满笑脸的照片里,人们看到了人民城市最美的模样。

  在城市消费和生活的版图中,为居民打通“家门口”的“毛细血管”

  11月8日上午,杨浦区大桥街道慈善超市被消息灵通的阿姨爷叔挤满了,他们不约而同带着瓶瓶罐罐,为的是同一件事:零拷洗衣液服务回来了。

  今年2月底,市场传出“上海制皂杨树浦路门市部‘零拷’服务要停了”的消息,引发市民争相前往零拷,生怕再也见不到这项服务。当时,上海制皂澄清,零拷服务不会停,只是因为厂址调整会短暂歇业。经过半年多的设备升级和选址,当天,两个全新的零拷点分别在宁国路399号的大桥街道慈善超市、控江路55号的长白新村街道慈善超市重新营业。同时,上海制皂在西康路850号的“M+马利”园区开设了快闪店,在11月15日之前为市民提供零拷体验。

  新的零拷服务与过去基本一样,市民自带容器,“去皮”后灌装称重销售。目前上市的是两款经典产品,保持物美价廉的特色:扇牌重垢无磷洗衣液每斤7.9元,扇牌檀香皂液每斤4.9元。零拷点重新开业并没有打广告,可周边的居民早早从新张贴的价目表上得到了消息,纷纷赶在第一天重温这一传统服务。

  在“M+马利”园区,来体验零拷服务的年轻人不少。很多在附近工作的年轻人午休时路过,觉得零拷服务很稀奇。这里的零拷和慈善超市的略有不同:在一台“零拷机”上先选要“拷”的容量,再由机器将皂液自动灌入容器,有点像餐饮店里的自助饮料机。

  在城市消费和生活的版图中,如果说大型购物中心是“主动脉”,那么以周边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就像是“毛细血管”,作用不可小视。建设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的重要举措,对于惠民生、扩内需、促消费,以及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出台指导意见和建设指南、确定三批共150个地区开展试点、制定《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2021年以来,商务部联合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前两批80个试点地区累计建设便民生活圈2057个,涉及商业网点45万个,带动社会投资440多亿元,带动就业300多万人,直接服务社区居民4200多万人。越来越多社区的服务更全面了、质量也更让人放心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给试点区域的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红利。

  同时也要看到,从全国范围看,一些城市社区还存在商业网点布局不科学、设施老化、业态传统、服务单一、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居民生活不便利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比如,一些新小区商业配套招商还不齐全,生活不够便利;一些老旧社区,商业设施简陋、业态传统,由于历史原因,改造提升的空间有限;还有一些社区,老年人较多,但相应的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服务还不完善。建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必须瞄准消费需求,既通过增加数量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也注重提升质量满足“好不好”的关切。

  从实践来看,一些地区在更好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上,积累了不少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方面的经验。北京将便民生活圈纳入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科学布局生活圈数量,建立动态地图、精准补建网点。上海徐汇区大力建设集养老、医疗、文体等为一体的“生活盒子”,除了常规的社区食堂、医疗卫生、文体活动等,不少“生活盒子”还因地制宜提供特色服务。这些探索启示我们,建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既需要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缺什么、补什么,进一步提升服务的精准化水平,也需要千方百计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解决好如何补的问题。如此,才能更有效提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服务供给水平。

  更好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还要继续向创新要动力。比如,鼓励场景和模式创新,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即时零售模式,赋能实体门店,拓展服务半径。再如,鼓励健身房、保健理疗店等进社区,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与养老托育圈、文化休闲圈、快递服务圈等“圈圈相融”。

  早晨起来,在小区门口的社区早餐店点一份热气腾腾的早点;中午饭前,到社区便民菜店挑选几样新鲜的食材,做一顿丰盛的午餐;晚上闲暇,来社区便民中心领取代收的网购快递,修理坏了的衣服拉链……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发现,家门口的社区商业更完善、生活更方便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给群众带来了满满“家门口的幸福”。

  以精准满足需求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提升社区生活消费的便利化、品质化水平为目标,相信在未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将在改善服务民生、促进消费升级、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新民晚报、人民日报、解放日报)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效果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如何为民带来满满“家门口的幸福”
杨浦时报评论05如何为民带来满满“家门口的幸福” 2023-11-14 2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