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莹 文/摄
本报讯 3月18日上午9点,江湾游泳馆热闹非凡,来自政立路小学和五角场小学的四年级学生们乘坐大巴来到这里上游泳课。
去年10月,杨浦区开启“人人运动、学会游泳”活动,全区近40所学校的初一学生率先普及游泳课。3月18日,杨浦区小学“人人学游泳”课程全面开启,全区50余所小学的四年级学生分为两批,每周在7家社会游泳场馆上2节游泳课。
“运动是大脑的‘营养剂’”
“昨天晚上兴奋得睡不着!”来自五角场小学的一名男生告诉记者,周末跟着教练一对一学习,总觉得有些没劲,第一次跟这么多同学一起在水里上体育课太有趣了,自己虽然心里还有点怕水,但学起来更有勇气和动力。
政立路小学四(1)班学生吴启瑞以前已经学过游泳,会一些基本功,跟同学们一起游泳让他很有“表现欲”,在水里,他奋力蹬着腿向前游,溅起了阵阵水花。
作为“人人学游泳”课程的第一课,当天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所有学生下水实操情况,分为三组分层教学,对游得好和会基本功的孩子,帮助纠正泳姿增加泳距,对于游泳“小白”则加强基础教学。
据悉,本次“人人学游泳”课程为期五周共计十节课,课程目标是让同学们独立完成15米游泳。在政立路小学参加课程的170多名孩子中,有六成以上都有游泳基础。政立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郑岭梅表示:“小朋友在游泳的整个过程中可以发展自己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更重要的是,运动是大脑的‘营养剂’,能够促进孩子们的大脑发育。”
运动不仅有益身体和大脑发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积极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上海市体育局、市教委《关于在本市中小学生中开展暑期“人人运动,学会游泳”活动的通知》精神,按照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关于开展2023年上海市中小学生“人人运动,学会游泳”活动的通知》要求,杨浦区于2023学年第二学期在本区小学全面开展“人人运动,学会游泳”活动,并将游泳课程落实到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形成常态化教学。
游泳馆仅收取成本费,区教育局来“买单”
想要普及人人会游泳,让学生体质和心理双重健康,场地保障是关键。
在全面开展“人人运动,学会游泳”活动的背景下,“人人学游泳”课程是杨浦区域内学校体育的重点项目之一,但中小学校场地受限,如何开展这样大规模的游泳普及课?
这一难题逐步迎刃而解。杨浦区多家专业社会游泳馆积极响应去年9月发布的《上海市促进中小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方案》,向学生公益开放场地。
当天,虽然室外气温10度左右,但江湾游泳馆内热气氤氲,泳池水温保持在29度左右,室内气温达到20度。
在游泳馆内400平方米的大型泳池内,3条最高深度1.2米的沉箱道专门为学生游泳课开放。江湾游泳馆总经理李闻介绍,每个小朋友只收取1节课13元的成本价格,并且全部由区教育局“买单”。为了确保万名小学生游泳课的安全进行,场馆不仅加强水质检测工作,还安排相关负责人走进校园,联合学校共同开展安全教育。
“为了确保校外游泳课顺利开展,上周三游泳场馆工作人员、我们学校的大队辅导员、德育主任共同对学生做了开展游泳活动的安全教育。”五角场小学党支部书记吕建骅告诉记者,加强游泳安全教育,通过向学生传授落水救护、游泳抽筋自救等技巧,掌握意外状况下救护和自救的基本方法,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救能力。
杨浦作为有着丰富公共体育资源的“游泳之乡”,目前,在区教育局和区体育局等多部门联动之下,社会体育场地正逐渐“错峰”向学生公益开放,为学生体育锻炼补足更多、更优质的场地,也让“走出”校园的体育课更加多姿多彩。
当天,一小时的游泳课很快结束了,意犹未尽的学生们走出更衣室,喝下场馆为他们特意准备的姜汤,开始期待下一次的游泳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