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引育用留”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杨浦全力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今年3月,作为重点人才培训项目之一的“杨浦区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班”正式开课。■资料图

  ■记者 窦雨琪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2024年杨浦区人才工作将重点打好“引育用留”组合拳: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善用人才、留住人才,以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总抓手、总牵引,奋力谱写杨浦“人才秀带”新篇章。

  政策发力“引”才,开创人才服务品牌“小杨”

  在引才保障措施上,杨浦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举措?

  “我想申请杨浦区的人才公寓,具体要如何操作?”“我们企业想引进一名高级工程师,需要怎么做?”这些,都可以找“小杨”。

  为了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帮助更多人才来到杨浦、扎根杨浦,人才服务新品牌“小杨”应运而生。

  “小杨”的概念直观清晰,是区人社局所有一线工作人员的立体化形象集合。“小杨说政策”“小杨说案例”“小杨上门办”“小杨线上帮”“实习找小杨”等衍生特色项目,采用线上线下双线并进的形式,紧密粘合“政企人”三方,有效拉进与企业、人才之间的距离,扩大人社政策的辐射面、帮扶面。

  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小杨”的服务理念是希望企业与人才对市区相关惠企政策,特别是人社政策应知尽知,与区商务委、区科委、区投促办等相关委办局以及劳动保障、就业见习、工伤医疗、企业培训、职业规划、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携手,加强“外部协同、内部联动”,普及相关政策。

  以每年的毕业季为例,在这个“引才”的关键时期,区人社局走进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体育大学等多所高校,举办“杨浦区大学生校园系列招聘会”。活动中除基本的求职指引,“小杨”还为前来应聘的学子提供人事人才、大学生实习、一对一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专业服务,从人才、就业等方面全方位帮办、全链条指导,全力推动杨浦引才工作。

  2023年,杨浦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76场,2600余家企业提供5.8万余岗位,近4万人参与活动,1万余人达成意向录用。2024年1月至3月,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37场,900余家企业提供2.7万余岗位,1.6万余人参与活动,3500余人达成意向录用。

  需求导向“育”才,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实习是大学生积淀就业能力、走向职场的重要一步。

  针对此,杨浦率先推出“实习见习+就业招聘”全流程、一站式就业赋能链式服务新模式,帮助大学生提前进入就业“预热期”。截至目前,区内实习基地企业已达53家,年均接收实习大学生5000多名,实习人数规模实现有效扩大。

  不仅如此,杨浦还侧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优化重点产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今年3月,作为重点人才培训项目之一的“杨浦区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班”正式开课,全面提高各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也为企业发展注入增长原力。

  “育”,注重多方面、全覆盖。“这些培训课程不仅锻炼了思维能力,还提高了专业水平。”一位企业高管感受颇深。记者从研修班上获悉,为期六天的课程内容设置可谓一应俱全,不仅涵盖宏观经济类、战略创新类、组织激活类、资本加速类和企业参访等内容,还涉及企业组织增长能力“一对一”测评诊断、资本对接以及上市辅导资源对接等服务。

  知人善任“用”才,打造创新实践基地项目

  杨浦区高度重视博士后人才在推动城区发展中的引擎作用,于2004年成立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积极促成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这一基地已经成为了中小型科技企业、政府、高校实现三方共育、共享博士后资源的重要平台。“博士后人才+企业科研项目”的合作机制,已经成为了杨浦区产学研发展的典型案例。

  为了利用好博士后这一人才资源优势,杨浦制定了配套政策支持。科研项目通过对接、评审、立项、备案等程序后,可获得20万元、10万元和5万元三个等级的项目资助,博士后个人可相应获得一次性4万元、2万元和1万元的资助。此外,成功立项项目中,列入“博新计划”(国家级)和“超博”计划(上海市)的优秀博士后,将获得最高不超过15万元配套资助(个人资助不重复享受),出站后继续留在基地企业工作研发的博士后人才,给予2万元奖励。

  惜才,也用才,上海杨浦“创业之星”大赛自2016年举办以来,选拔出来的800余位“创业之星”已有34人成长为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10人成长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7家企业成长为上海科技小巨人,11家企业入选杨浦双创小巨人。“创业之星”大赛作为助力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重要举措,已成为杨浦筑巢引凤的重点品牌。

  真情实意“留”才,帮助排忧解难

  引才、用才,更要留才。今年1月,第二批“杨浦人才看滨江”活动举行,一大批在不同领域创业的杨浦海外高层次人才沿着滨江步道,感受着百年工业积淀下的历史根脉。“要带他们体验杨浦的发展,也要真真切切地帮他们解决问题。”活动中,区高层次人才中心与这些海外人才进行了一场座谈会,传达区委加快建立全链条科研成果转换机制以及最大程度留住企业、留住人才的努力方向。

  现场,区高层次人才中心相关负责人就人才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了解答,表示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用真情感人,用真心留人”。

  座谈会上,不少海外人才提到了杨浦“3310”计划政策。正是这一政策的落实,为他们的企业成长提供了“第一桶金”。

  何为“3310”计划?记者了解到,该计划是杨浦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进驻推出的一项战略性人才计划,实施三个工程:“百千万”工程、人才环境工程和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实现三大目标:标志性人才聚集、标志性成果突出和标志性产业清晰,并推出与之配套的十项政策。

  有了“3310”计划,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愿意留在杨浦,创业的种子在这片大地上生根发芽。据介绍,杨浦将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实现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引育用留”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船员便捷享受专业法律服务
百岁木香盛放
协同联动,强化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
杨浦首发数据资产增信模型,赋能新质生产力
杨浦时报民生04“引育用留”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2024-05-09 2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