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伟忠 文
到楼下散步,经常遇见一道特别的风景:小区通道上,一位年约七旬、头发花白的老人状态有些吃力地推着一辆轮椅车,车上半坐半躺着一个身着红衣红裤、表情木讷的老妇。轮椅车扶手上,用细麻绳系着一只彩色风铃,有风吹动,风铃响起“叮叮咚咚”的悦耳之音,老妇就裂开干瘪的嘴唇,发出“呵呵”的笑声。如果风不给力,老人便使劲推动轮椅车,让静止的风铃转动起来,也能换来老妇难得的笑声。
知情者说,老人是老妇的大儿子,自从鲐背之年的老母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后,儿子每天都要用轮椅车推着母亲出来散心。一次,儿子发现母亲眼睛一直盯着一个小孩手里拿着的风铃,口中“呀呀”地叫着,僵硬的面部也舒展开来,受到启发,儿子就在轮椅上系了一只风铃,逗老太开心……
看到这令人动容的小区风景,我想起一则收藏的视频,是另一个同样感人的故事。那是今年已过世的远房表舅五年前发来的视频,镜头里,表舅佝偻着腰背,正在细心地给九十八岁、有认知障碍的父亲喂饭。那时,正值炎热的夏季,奇怪的是表舅头上竟然戴着大冬天御寒保暖的瓜皮帽?初以为表舅大概也进入了“糊涂”年龄,细问之下,才知背后的孝道。原来,随着病情的加重,表舅的父亲对周遭的事情大多已无反应。为延缓脑细胞功能的快速衰减,表舅拿出家庭照相簿,一页一页翻过去,希冀能唤醒父亲沉睡的记忆。开始,老人无动于衷,漠然依旧。孰料,当翻到一张表舅七岁时戴着瓜皮帽的发黄照片时,老人情绪激动,用颤抖的手指在瓜皮帽上戳戳点点,嘴里含混地说着什么。表舅瞬时明白了这张照片的分量。他赶紧叮嘱孙子网购了一顶传统的瓜皮帽子,在父亲眼力所及之处,表舅的瓜皮帽从不脱下……
时光似水,岁月催人。当原本身强力壮、为子女遮风挡雨的父母渐渐老去,当他们步态迟缓、疾病缠身甚至发生认知障碍时,家人该如何正确对待?在《面对父母老去的勇气》一书中,作者岸见一郎的回答是:“当父母老了,子女应该找机会,换一种方式来爱他们。”
“昔日春晖怜寸草,今朝细水报长河。”善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