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平 文
6月20日一早,得知著名播音艺术家、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原播音员陈醇老师驾鹤西去,心情悲痛,看着当年和陈醇老师的合影,25年前的往事又萦绕心头……
最早听到“陈醇”的名字,是小时候趴在邻居窗口听“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陈醇和女播音员张芝,用标准的普通话与顿挫的声音,牢牢吸引着我的听觉,尤其陈醇的嗓音是那么醇厚。我思忖着,长大后能像陈醇老师那样当播音员就好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喜爱听陈醇老师的节目。他播讲的《烈火金刚》《红岩》《海啸》《难忘的战斗》,用声音塑造的形象,满足并滋养着我八小时以外对文化生活的渴求。
参加工作后,因对文学的爱好和对广播的热爱,我成为了电台“广播之友”,在《文学专题》和《午夜星河》等节目中与陈醇老师在空中相会,他那纯正又醇厚的嗓音把我带到作品中,感受隽永的意境,每次听他的播音都是一次艺术的享受。尤其是,他对工作认真、对听众和蔼,不浮躁、不高傲的风范,让人敬仰,也赢得了收音机前广大听众的喜爱。我常在想,除了在广播中和电视上看到陈醇老师外,哪天能亲眼见到他就好了。
这一愿望实现了。1999年3月12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午夜星河》节目在建成不久的上海图书馆广场举办“星期诗歌广播朗诵会”开播仪式,我作为诗歌爱好者及该节目的忠实听众应邀参加。那天我心仪已久的陈醇老师也来了,那严谨的台风、深情的投入及磁石般的音质给我们所有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朗诵会结束后,不少听众拿出本子签名留念,陈醇老师及几位老艺术家被听众围得水泄不通。那天我早有准备,带了照相机,当看陈醇老师那边签名者少了,赶紧跑过去恳请他及边上的陈奇老师能否一起与我合个影,他俩满口答应。于是我站到他俩边上,陈醇老师却执意要让我在中间,我们相互推让时,陈奇老师说:“你是听众,应该在中间!”随即陈醇老师风趣地补了一句:“听众是皇帝嘛!”
那谦虚、平和、亲切的言谈举止仿佛又浮现在眼前,这段缘,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