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莹
本报讯 由上海市总工会和上海开放大学联合举办的公益性讲座——“匠心学堂”,将于9月7日再次开班,本次将公开招募1000名学员。
为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今年的“匠心学堂”将汇聚更多大国工匠、院士专家和行业精英,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改革先锋、全国著名劳模包起帆、许振超,大国工匠高凤林,以及杨善洲精神传承人等。
此外,今年的“匠心学堂”还在课程内容和预约系统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15次课程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卫星通信、航天技术、量子计算等现代科技领域,上课安排在每周六进行,以有效缓解学员的工学矛盾。
“为保证到课率,本期‘匠心学堂’采用全新课程预约系统,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1000名学员,每周定额开放500个学习名额。”开放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员们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课程。
由于每周课程名额有限,未能完成当期“匠心学堂”结业要求课时数的学员,学籍将保留三期,在后续两期内可继续学习,课时数持续累积。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学员,将获得上海工匠学院结业证书和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证明,学员可凭此证书,在上海开放大学进行学历教育学分转换,为其学术及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匠心学堂”免费公益讲座自2021年开办以来,已连办四期,吸引了来自各行各业的职工积极报名,报名学员年龄跨度从18岁至68岁,来自制造业、互联网、教育、文化、建筑、生物医药等各行业,掀起“跨界”学习热潮。
与大师面对面交流,近距离感受大师的风采和精神。学员们表示,在学习之余,还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传承和弘扬匠心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前几期讲座中,当听完宝武集团技能专家王军老师的课后,一位学员感慨地说:“在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产业工人未来该有的样子。正如您所言,要勤奋,更要学习,要智慧性地、努力地干!守正创新,追求卓越,这样个人和国家才有未来。”在听完杨善洲老书记的事迹后,一位学员拥抱了老书记的女儿,表达了深深的感动:“杨爷爷种树为我们创造了一片美好的环境,您今天来这里授课,是在我们心里埋下了一颗颗种子,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和升华。不仅自然环境需要净化,我们的心灵也需要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