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联合“大学+大厂”助力杨浦数字化转型,华为云与同济共建的
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落地长阳创谷

  本报讯 9月18日下午,由同济数字城市研究院与华为云共同打造的“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落地长阳创谷。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杨浦区委书记薛侃,华为高级副总裁骆文成,上海电信党委书记、总经理龚勃,华为主机上云军团CEO、混合云总裁尚海峰共同为该中心揭牌。杨浦区、上海电信、华为三方共同签署《共建杨浦区数据智能底座合作框架协议》。

  未来,杨浦区将继续立足“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大厂+大学”的特色优势,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策源”和科技领军企业“产业策源”功能,依托同济大学的学科优势和高端智库资源,以及华为公司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原生、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市场和生态能力,在杨浦共建“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

  创新中心将结合国家数据局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数据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产业级的试点要求,联合区内多元化的创新主体,开展模式、场景、技术多维度创新探索,依托杨浦数据智能底座平台,为场景需求与技术成果搭建“最后一公里”的直通桥梁。

  以“智能+”“互联网+”为重点方向,区校企三方将以探索科创新范式为共同目标,以场景牵引,技术驱动,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打造全流程创新创业生态链,助力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加速创新成果高质量转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杨浦区始终坚持“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理念,与同济大学共同打造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共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综合实验基地,通过健全升级区校合作机制,加速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效率。在区校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下转第4版)(上接第1版)杨浦与同济已经成为了紧密的创新共同体、治理共同体和党建共同体。

  副区长刘晋元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同济数字城市研究院与华为云共建的“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落地杨浦,区校企三方将以“强化创新策源功能、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指引,深化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联动,加速创新成果高质量转化,共筑城市数据智能底座。共同探索全域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方向与实践路径,打造多元智能的城市级创新场景和开放共享的数字产业生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孵化平台。

  杨浦区是全国首批、上海首个“科创中国”试点城区,拥有丰富的科创资源和浓厚的科创氛围。长期以来,华为与杨浦联系密切、合作融洽。2023年12月,华为和杨浦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本次数据智能底座的签约和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的落成就是战略合作的成果。

  华为上海总经理郭奕昱在致辞中表示,华为与同济大学携手共建“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旨在为客户、伙伴和开发者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服务体系和数字化技术支撑,加速城市全域数字化的智能升级。华为将依托自身在ICT领域三十多年的根技术积累,以及在云计算、5G、大数据等领域的创新探索,加速建设基于时空一张图的数据要素创新场景,助力杨浦区成为创新型数字化改革的标杆。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持续投入AI大模型、数据要素流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基础技术研发和创新,希望通过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这个平台,将我们的创新技术与场景需求有效连接起来,围绕城市管理、数字经济、数字生活三大方向,赋能‘创新杨浦’,加速城市数字化进程。”华为混合云副总裁、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联席主任胡玉海作主题发言,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将积极开展三个维度的探索:在技术创新方面,将携手打造云数智网全栈全场景、全面自主创新的城市数智底座平台;在场景创新方面,将时空数据叠加公共数据、社会数据,探索全国首个多维时空数据有机协同的数据要素场景创新;在模式创新方面,将探索数据空间、数据专区等新模式,实现全国首个打通市-区两级的数据要素流通方案,市级公共数据、区级社会数据有效融合,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同济大学多年来扎根杨浦,依托学科优势、智库力量、城市理解,成立了数字城市研究院,系统性开展数字城市建设理念引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共建方之一的同济大学数字城市研究院正是《上海市新城数字化转型规划建设导引》的编制单位。通过对数智时代的未来城市的研究和预测,《导引》重新定义了数字城市基础设施,提出打造数字孪生城市新底座,培育新兴数字技术新形态,底座+场景双轮驱动,经济、生活、治理三化联动。

  “如今,我们在区校合作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动,共促城市灵境场景联合创新合作。”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联席主任、同济数字城市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启军表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采用“底座-场景双轮驱动”策略,为城市数据智能底座平台建设和城市运行高频问题优化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持并开展场景探索,为重塑全社会共建共治的数字城市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引方向,以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为牵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活动现场,刘晋元为华为云、优刻得、千寻位置、声网等4家企业颁发“杨浦区智能云服务商”证书,华为云、上海信投、智能云科、中移信息、邮电设计院、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等8家企业被授予“数字化诊断和转型服务商”称号。

  1990年,钱学森在给时任国家智能计算机专家组组长汪成为写的一封信里,提出了自己对当时初现端倪的“virtual reality(VR,即虚拟现实)”的翻译——灵境。钱老敏锐地预见到VR的无限潜力,并给它起了一个极具中国式浪漫、“中国味特浓”的名字。如今,VR结合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塑造的虚实相生的数字孪生城市正在刷新人们对未来城市的想象。■记者 封辰霏 毛信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报头
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落地长阳创谷
下半年征集新兵奔赴军营
排查排除风险隐患,做好生产生活秩序恢复
持续畅通政企沟通渠道,锻造区域核心竞争力
杨浦首个知识产权保护委员工作室揭牌成立
“以赛育人”,这条创新街区科创含量高
杨浦时报一版要闻01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落地长阳创谷 2024-09-24 2 2024年09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