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杨浦这座没有围墙的大学校园里,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举行决赛
“以赛育人”,这条创新街区科创含量高
  来自长三角地区的9支成长组队伍、5支天使组队伍最终从235支队伍脱颖而出,登上2024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对决舞台,其中生物技术及人工智能最火热。

  本报讯 杨浦的创新链,环环相扣,而以高校为抓手举办的科创大赛,通过“以赛育人”的内核机制,为这条创新链提供了一流人才的引育、促进关键技术的突破,加快了创新全要素的汇聚。

  沿着政立路拐个弯走进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政立院区,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校园,还是一个与周边社区完全融合的开放式教育商业综合体,9月21日,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2024赛季总决赛在这里举办,历经多轮初赛脱颖而出的顶尖科创项目在此同台角逐,涵盖生物技术、智能制造、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领域。

  “你们公司怎样解决知识产权问题?”“你的商业模式究竟是卖技术还是卖产品?”“能够承受市场‘白菜价’的挑战吗?”如果你们最核心的产品遭遇市场失败怎么办?”

  现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上海道禾长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德红,复旦科创管理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上海长三角科创服务中心负责人阙波,恒瑞医药总经理戴洪斌,德同资本董事长邵俊,上海科创基金总裁杨斌,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杨兆国,光速光合资本合伙人朱嘉,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未来智能董事长胡郁,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钱世政共同组成评委团。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据悉,在历时4个月的激烈角逐中,9支成长组队伍、5支天使组队伍最终从235支队伍脱颖而出登上巅峰对决舞台。在这方舞台上,成长组项目代表依次登台进行8分钟演讲,随后进入12分钟提问环节;天使组选手则需要在5分钟演讲后快速回答评委们“一针见血”的提问。

  “我们公司立志于开发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来删除疾病。”徐天宏是“国际领先的碱基编辑技术”项目代表,面对评委的犀利提问,他自信回答,“我们一方面要解决基因编辑脱靶问题,同时也要解决专利底层技术的‘卡脖子’问题。我们立志建立自己核心的技术壁垒,进而去开发产品,避免内卷。”

  最终,该“国际领先的碱基编辑技术”项目荣获聚劲大奖,“存算一体AI计算加速”项目荣获天使组一等奖。

  据了解,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共同发起举办,是国内领先的科创竞技平台,自2022年11月启动以来,已历时3载,举办2季,走过苏浙沪皖3省1市,共计进行了25场比赛。参赛项目100%来自科创板六大赛道,成长组项目均持自有专利(含申请中),平均专利数达7.38个,绝大部分企业拥有科技型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创始团队成员中,博士/博士后占比40.2% , 硕士以上占比76.7% ,大多来自海内外名校。今年赛事则进一步优中选优。235个初赛入围项目经过15场线上线下赛事,由100多位专业评委经1206项目次严格评审,最终30个项目进入总决赛,14个项目获得终极对决资格。

  “参赛的这段时间内,复旦管院还举办培训、讲座、公开课等活动,让我们这些创业企业提升管理能力。”“聚劲大奖”得主徐天宏表示,“以赛育人”的机制对团队提升很大。记者了解到,大赛通过连接长三角政府园区、投融资机构、产业龙头、科创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搭建为科创企业和人才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的生态赋能系统。■记者 沈莹 文/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报头
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落地长阳创谷
下半年征集新兵奔赴军营
排查排除风险隐患,做好生产生活秩序恢复
持续畅通政企沟通渠道,锻造区域核心竞争力
杨浦首个知识产权保护委员工作室揭牌成立
“以赛育人”,这条创新街区科创含量高
杨浦时报一版要闻01“以赛育人”,这条创新街区科创含量高 2024-09-24 2 2024年09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