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彭庚 文
仲秋的午后,与小区的一群“老复兴岛人”,在定海路桥上盘桓。
桥不大,长不足百米,宽仅十米。经历了百年风雨的钢架铁梁和混凝土桥面,虽新刷了油漆,铺设了沥青,也难掩其坑坑洼洼的累累斑痕,与距离不远的杨浦大桥相比,犹如一个佝偻着身躯的衰老大哥,羡慕着弟弟们的健壮。
这桥一头连着定海路,据说不远处还曾有“定海庙”。“定海”,是人们世世代代的梦想,时至今日,人们也只能在宽阔的海边架设“跨海大桥”,在浩瀚的近海面竖起井架,在海底铺设电缆,离“定海”还任重道远。
桥另一头连着复兴岛。“复兴”,是近几百年来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梦想。复兴之路总是曲折的,一个小小的复兴岛的复兴之路,也不尽平坦。
据说,复兴岛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产物,是当初疏浚河道的淤泥堆积而成。日寇侵占上海后,两挺机枪、一堆沙袋,就阻断了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自由行走的脚步,把它变成了城市中心的“火药桶”——军火仓库。
抗战胜利,顺应人民强烈的“复兴”热望,小岛改名为“复兴岛”。但那时的“复兴”,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真正的复兴,是在它回到人民的手中。
我们伫立桥上,举目,白云飘飘,阳光煦煦;俯身,江水缓缓,波光粼粼。
南望,桥下还显狭窄的江面,过了岛的南端,陡然开阔,三颗硕大的五彩圆珠,似从天而降,叠加而成“东方明珠”,悬在江面上,不由想起“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绮丽,清脆圆润激昂的乐声仿佛响彻浦江两岸。她身后,被人们昵称为“打蛋器的上海中心”、“开瓶器的环球金融中心”、“注射器的金茂大厦”比肩而立,告诉人们上海的高度和速度;没入视野的外滩“万国建筑”,夹江而峙,形成和谐的画面,显示了上海的气度——海纳百川,是的,我们不但善于改造旧事物,更善于建设新世界。
西看,房不甚高却焕然一新,路不甚宽却人来车往,店不甚大却百货齐全,花木不甚多却生气勃勃,突出了成熟社区的简单、朴实、宜居和接地气。
北眺,江涛轻拍堤岸,近水平台蜿蜒,人行步道通畅,绿树排列成行,鲜花次第开放,青草如茵铺地;幢幢造型各异、拔地而起的高楼,与花草树木融为一体,房建林中,人行花中,花浮江边,江花胜火,水绿报春,好一帧巧夺天工的秀丽画卷,差可比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触手可及的蓬莱仙境。
稍远处,昔日的厂房,正在变新颜,换新装,派上新用场——时尚中心,展览中心,服务中心,商业中心,市民中心,一切皆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城市为人民”体现在这座城市建设的每一个地方。
东面呢,下桥就是共青路,稍有曲弯的路两旁,挺立着的是已显陈旧的鳞次栉比的厂房。有人指着耸立着的十几台大吊车说:“那儿就是我们的厂——沪东造船厂!”语气极自豪。随着他的讲述,我仿佛看到了热火朝天激动人心的画面:缆桩密布,轨道纵横,塔吊高耸,厂房高大,机声隆隆,工人忙碌,货轮客船不断滑下船坞。
“我们是万人大厂呢!”另一个人接了上来,“那边是我们远洋渔业公司,还有渔轮修造厂。我们的担子可不轻呀,全市居民喜欢吃的海产品,大部分都要经过我们的手。”“我们东海制药厂的鱼肝油,占全国一半产量。”一位阿姨声音虽轻,不掩满满自豪感。
阳光下,钢架横梁经历百年风雨,隆起的钢架显示着它的顽强,向人们展示着难以忘怀的历程,它的喜乐,它的悲欢,它的期望。
“那时,上下班高峰时,桥上的人流不亚于南京路。”一个“老复兴岛”自豪地说,“每天有两次人流高峰。早晨,由浦西过桥进岛;傍晚,由岛上撤离回浦西。往往自行车首尾相接,多路并进,铃声响成一片,奏响很有气势的进行曲。为数不多的几辆公交车、大货车,仍坚持靠右行驶。步行的呢,见缝插针,在车流中左避右让,急急地迈步而行。”
“下班时的人流要少一些。”东海制药厂的阿姨纠正道。
“为什么呀?”我不解地问。
她说:“到复兴岛公园去了呀。”
原来,那个时候——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掀起了学文化、补知识、考文凭的热潮,各种厂办、学校办、社会办的补习学校遍地开花。青工们学习的热情,能将“钢板烧红化弯”。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后互相帮助,能者为师。而公园是“互帮互学”的理想场所。
“复兴岛公园虽不大,但幽静。”知识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感情的升华,“副产品”——爱情也就顺理成章了。“那儿可跟‘外滩恋爱墙’有一比,而且条件要优越多了。”药厂阿姨仍沉浸在回忆中。
“哦?”一个爷叔拖长了声音,显然是明知故问。“外滩那儿只能人挨人地站立着窃窃私语,这儿有长椅可坐。一张椅子可坐两对呢。椅子坐满,还可以背倚香樟树,谈人生,谈理想,谈学习,谈技术,有说不完的话,比外滩那儿‘目不能斜视,耳不能旁听’要畅快多了。”阿姨爽朗的笑声回响在桥的上空。
一阵热闹后,伫立在桥上,车少人稀,略显冷清,如今这里是周围热闹的洼地。
此时桥上垂钓的一个同龄人,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高声对我们说:“搬迁得好啊!‘腾笼换鸟’高明啊!”对这没头没尾的话,我们报以会意的微笑。
小小的复兴岛,聚集了那么多的工厂,“螺蛳壳里做道场,发展做强实在难”。于是,造船厂等,搬迁到了外高桥、长兴岛等处,面朝大海,海阔鱼跃,邮轮特种船异形船“像下饺子似的”纷纷离坞试航,驶向五洲四洋。而复兴岛,这块市中心的宝地,成为“战略预留区”,为她的发展迎来无限可能。
大手笔的又一次复兴,正在实施!明天的复兴岛,必将成为漫长的滨江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