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莹 文/摄
本报讯 杨浦区青少年科技站的老师领着一群学生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近日,一场“儿童友好市民日”活动在这里举行。
在实训中心,一场主题为《心脏彩超,明明白白你的心》的科普互动正在进行,在主治医师彭永宣的指导下,学生们通过实操心彩超机器、心脏模型,开启了一场对心脏的探索之旅,“这个科普类讲课是医院儿童友好建设理念的一个环节。儿童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与个人家庭国家都息息相关。医院希望通过儿童友好医院的建设,为孩子建立一个更加温馨、彼此信任的就医环境。”彭永宣告诉记者。
在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公益培训课上,学生们沉浸式学习心肺复苏的操作技术、AED 的使用方法、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处理等救护知识。随后,他们走进了手术室,在日间手术室护士长的带领下,学习手术床的构造、无影灯、手术工具、超声刀、术后打结等。“以前觉得来医院就是来看病的,没想到还有这么有趣的课程。”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在这里学到了很多知识,非常有成就感。
“儿童友好市民日”凝聚了“师者仁心”与“医者仁心”的碰撞,以轻松有趣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也积极探索医教结合的新模式,从“1米高度”视角,探索“人民城市杨浦教育新实践”。杨浦区青少年科技站科技教师何颖睿表示:“利用周末的时间,带着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科学。通过这一次和新华医院的医生联合备课,希望为学生们呈现一场非常精彩的科普体验活动。”据悉,近年来,杨浦区少科站每个月定期组织青少年到新华医院儿科病房,为病区儿童带来特色科普科教活动。
当前,杨浦全区提供儿童诊疗和儿童保健的医疗卫生机构,都在积极开展儿童友好医院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区属21家符合条件的单位经过前期建设、自评合格后,均向区级验收组提交了申报材料,其中包含3家综合性医院、4家专科医院、1家专业站所、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家民营医疗单位,积极共建共创有温度的高质量儿童就医体系。
在近期的杨浦区儿童友好医院创建线下验收专场中,一支区级现场验收组前往区妇幼保健所、区中心医院、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相关工作开展线下评估。这支队伍由区卫生健康委牵头,联合区发改委、区妇儿工委办公室、区教育局以及社区孕宝妈妈代表组建而成。
近年来,杨浦紧扣管理机制友好、空间环境友好、服务提供友好、社会支持友好和儿童参与友好五个维度,织密一张从社区医院、专科医院到综合医院的全方位儿童友好儿科医疗体系网络,从“1米高度”视角呵护儿童健康,将儿童友好服务的人文理念贯穿至公共卫生高质量发展之中。
在杨浦区中心医院的儿科诊区,记者看到这里采用色彩丰富的柔软材质进行适儿化装修,通风采光良好,灯光柔和舒适。医院在新生儿疾病筛查如先心方面诊断经验丰富,与新华医院建立疑难危重新生儿绿色通道保障机制。产科的LDR一体化产房,是杨中心的特色空间。产妇在LDR产房内完成待产、分娩及休养,直至出院。家属可全程陪伴,也可亲手剪断脐带。此外,产科还提供婴儿双足印、家庭留影、婴儿游泳等。
倾听儿童声音、聚焦儿童参与友好也是杨中心的一大特色。杨中心特别设置了儿童议事厅制度,在医院内设立儿童代表小组,由儿童代表和医务人员代表组成,共同关注和解决儿童就医问题,并定期向医院反馈结果和建议。
在杨浦区妇幼保健所,首先注意到的是,装饰物高度至儿童90-150厘米的视觉识别范围 。这里设置了儿童专用采血窗口、儿童低预检区域、观察床、儿童专用洗手台及便器、儿童推车专用存放点等空间环境友好专用设施。不仅如此,医院还布置了儿童玩耍区,监控全覆盖,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儿童需求。玩耍区定期消毒、检查维护,确保各设施安全使用。
在儿童保护方面,医院建立了舆情报告制度、家暴患儿筛查与强制报告制度、涉嫌伤害报告制度、困境儿童强制报告制度等详尽的儿童保护制度,并建立儿童孤独症筛查医防融合网络。记者了解到,目前孤独症筛查总数3万余人次,通过建立孤独症筛查联络微信群、开通复筛绿色通道等服务,为儿童孤独症患者提供人文关怀。
医院还通过优化整合区域各医疗机构,联动教育、妇联、残联等协作互通,开展多学科互动,构建儿童早期健康服务网络,形成多样的全生命周期健康宣教,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儿童健康科学理念。
在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就诊等候区,欢快的海豚、水母和小鱼指示贴化身“导诊员”,带领孩子们开启健康之旅。考虑到场地受限问题,中心严禁社会车辆入内,并提供儿童家长即用即走专用停车位和童车停放专区。
儿童友好的理念,不止于院内。中心依托家庭医生进校园,做好入园健康科普及卫生指导。作为今年创建上海市营养支持型社区试点建设单位,中心还联合街道、学校举办营养主题绘画比赛,引导孩子和家长树立科学健康的饮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