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毓 文
小区有个理发室,坐落在大门内路旁。
二十多平米,隔成两室,前面大间,放了两张理发转椅,两面镜子,后墙边一溜排顾客座席,墙角一工作台,后面小间有个洗发躺椅和水池、小餐桌,布置简易朴素。
托尼,中等个小伙,大家叫他小李。小李清瘦帅气,有张似混血的欧版俄罗斯脸型,轮廓分明,眼晴深凹,鼻子高挺,肤色白皙。小李还腼腆羞涩,低调内向,口讷言少,顾客来只问要理什么发型,不爱跟人聊天。
长年为周边居民服务,理发室最大特点是价格亲民,从最早一次理发十五元到至今三十元,在美发行业,也属贴地板的价格了。
小李的服务体贴细心手艺高。你坐在他那儿理发,他不会嘴里抹蜜似的帅哥美女姐啊妹啊来忽悠你,也就不会有被套路被坑的后顾之虞,不会一会让你充值,一会让你办卡,一会问你要不要按摩要不要升级,更不会让你选择要三星、四星、五星托尼的纠结。
小李实诚,不管男女老幼一视同仁的细心,不会因平民价格打“马虎眼”。理发讲究慢功出细活,小李极有涵养耐心,态度谦和,为你需要的发型一遍遍地去修饰,所以他的发型塑造,层次自然,有模有样,丝毫不亚于美发厅。
手艺店的魅力永远在细节,我老公是个讲究头势清爽的标准上海细节男人,也是小李理发店的忠实顾客,但凡单位有个啥活动,他必须先要头势清爽,也必得去这理发店报到,平均一月要去见次小李。
最早以前我们住小区一期,理发店在四期,他宁愿走过近在咫尺的美发厅而迈进四期的小李理发店。家里那时有《上海电视》、《人民警察》、《萌芽》等杂志,他总顺手带几本过去,理完发就全送给他,小李就放桌上,让等待的顾客翻阅。
小李帮老公理发也是耐心细致,老公头发不多,薄薄一层,尤其近来头顶差不多也要冒出“小荷(荷包蛋)才露尖尖角”的前奏,但小李一点不马虎疏漏,一层又一层地分批剪了又剪,用推子推了又推,直到没一根细发冒出,从头至尾起码半个小时。
我无聊时,也陪老公一起去,顺便也剪个发,我一直是梳马尾辫的,就是修短一些。我的头发也稀疏得像秋天的芦苇,薄薄地覆盖在头上,但小李那个细心呀,一层层夹起分批帮我修剪,极度细致认真。
现在我再不去小李那修剪头发了,实在是头发稀荒得不好意思让他穷忙乎,索性让老公在家抓住我的马尾辫梢,嚓嚓几剪刀下去了事。
小李原先身边有新婚小娇妻打下手,帮着洗头烫发卷发焗发、扫垃圾、洗洗毛巾围兜,小李轻松很多。不多久,娇妻怀孕了,后来生下女儿,妻子在家带小孩,遂来了他姐姐帮忙。
日子不经意间如白驹过隙,他女儿一天天长大,又看到小店里这一家三口围桌用餐,黄昏时小李会忙里偷闲牵着女儿的小手遛弯,多么温馨的幸福场景。
小李的生意依然一如既往地忙碌而有条不紊,默默勤恳地守着这份手艺活,后来他买了私家车,女儿很快到学龄年纪,妻子带着小女回老家,又剩他一人里外独揽,每天手拿推刀剪子,勤力地剪着,修着。简陋的理发室,清冷孤独的身影,常常忙碌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