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蓝绿交织、水体清澈、生物多样、“湿意”盎然,上海将推出首批约20个湿地空间试点
到2030年,基本形成湿地空间格局

  据解放日报 越来越多的城市生态宝藏正在不断被发现。近日,记者从上海市规划资源局获悉,上海正在开展全市湿地空间规划研究,首批将推出约20个湿地空间营造试点。

  上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经过一年地毯式调研普查,上海已识别出湿地空间面积约6335平方公里,其中,滨海湿地占比约65%,郊野湿地占比约32%,城镇湿地占比约3%。”市规划资源局用途实施处负责人介绍。从空间形态特征看,其中六成以上为河口近海湿地(南汇东滩、崇明东滩、九段沙等),其余主要为湖泊湿地(淀山湖等)、河流湿地、小微湿地等。

  记者了解到,上海正在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进一步研究关注城市中、郊野里、宅前屋后的小微湿地空间网络和节点营造,从而打造既引领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和修复,又符合超大城市市民休闲游憩需求的湿地空间体系。

  上海提出“分类营造”的思路。在城镇湿地,鼓励种植适宜生长的本土植物,营造具有生物多样性、雨洪调蓄等功能的小微湿地生境。在郊野湿地,进行河湖上游水环境治理。在河流湿地,在非通航河道保留河道自然曲率,依托河湾、河漫滩等空间开展湿地化改造。在田头湿地,因地制宜利用零星用地,营造生态沟渠、缓冲塘等湿地系统,发挥农业面源污染滞留与净化功能。在林涧湿地,实现土方综合利用、湿地调蓄、生物多样性维护、林下空间综合利用等多重目标。同时,推进滨海湿地“生态堤”岸带建设。

  预计6月底前,上海将发布《上海市湿地空间规划指南》,计划首批推进约20个湿地空间营造试点。规划至2027年,推动各类型湿地空间示范试点。至2030年,按照一张蓝图全面基本形成湿地空间格局,推出一批蓝绿交织、水体清澈、生物多样、“湿意”盎然的示范项目。至2035年,全面建成可持续生态之城。■戚颖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文化
   第07版:健康
   第08版:专题
到2030年,基本形成湿地空间格局
保持身体“年轻态”
极光绚烂
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
持续科学补碘,推动健康发展
遗失声明
杨浦时报健康07到2030年,基本形成湿地空间格局 2025-05-15 2 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