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解放日报 从“共产党员先上”到“体重管理年的目标就是你的肚子”……被老百姓称为“最会讲科普的医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每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总是金句频出。日前,张文宏作客“上观碰碰头·秋秋不睡午觉”,讲述对医疗、对生命、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全网点赞流量数创栏目开播以来新高。
张文宏曾爆出不少金句。当时一句“共产党员先上”冲上热搜。“现在看,这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在特定的时候,它就是老百姓的心中所想。”张文宏说。
去年,张文宏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列席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分组会议时提出:“期待冬天看病不用排队、不再拥挤,等到哪个冬天,我们看到大家住院不用排队,大家去看病不需要拥挤,三级诊疗体系就建成了。”
他当天在直播里介绍,上海一直在不断推进分级诊疗,但可以自由选择不是强制性的。这种体系形成很久了,如果一下子让老百姓只能去社区看病,会造成不习惯;但如果完全没有约束,医疗资源虽然从总盘子来看很充裕,但顶尖医疗资源仍然缺乏。如今,通过各学科的医联体,如传染病临床诊治中心(IDC)等的建立,能实现医疗资源的下沉覆盖、内部的协调转诊,让医疗效率更高。
谈及现代医学培养,张文宏娓娓道来,“历史上真正的名医没几个,数得过来的是华佗、扁鹊等。名医连夜看诊不完,其他医生却门可罗雀。如今新型医疗体系,无论中西医都对团队建设投入更多资源,未来希望更多医生忙起来,而不是只有一两个医生在忙碌。”
在张文宏所在的“华山感染”团队,每个亚专科分类都有主导专家,在各自领域比别人看得更好。他直言,“与历史不同,如今年轻的医生是我们的徒弟,但又不是我们的徒弟。从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到教授,有的年轻医生比老师接诊的患者还多,师生共同在医疗体系里为患者群体服务。”
过去总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如今“一日为徒不必终身为徒”,现代医学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让年轻人“弯道超车”,更迅速积累前人经验,最终实现效率更高、犯错率更低的医疗体系。
“我小时看不懂庖丁解牛这篇课文,如今更有所感悟。成语故事里,用了19年的刀仍很新,说明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后,做事更加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他说,当今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可以活到116岁,这也是医疗能支撑的生命天花板。包括脑机接口等科技不断突飞猛进,各类器官未来都可以被替代,好比眼睛被晶体替代,牙齿被种植牙替代……“你还是你,因为你还维持最基础的社会关系网,但如果脑子也替换了,你还是你吗?”面对终极生命之问,他有独特思考。随着人类寿命不断延长,60岁以后是第二次生命,普通医生完成职业生涯第一阶段后,第二阶段可以做更多其他自己喜欢的事,遵循自然规律的选择,不要“硬来”,正是庖丁解牛文章里,庄子要告诉世人的道理。
针对网络出现通过AI技术造假冒充张文宏“带货”的视频,他在直播中再度澄清,“对于保健品本身,大家要基于疗效、事实购买,但我本人是不会带货的。”他同时提及,“传统媒体在其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老百姓关心的事情靠媒体的力量有助于解决,这还包括政府部门、法律层面等聚力。造假冒充对我不造成困扰了,但未来不一定对其他医生没有影响,还是需要及时追溯的。”
张文宏呼吁大家,高质量的老年生活需要从40—50岁做起,控制体重增加肌肉,保持心脏、骨骼、血液、免疫系统“年轻态”,迎接更美好的人生。■顾泳 黄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