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高校资源如何与基层实践深度融合,为社区治理注入青春动能?新江湾城街道与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提供了生动样本。
目前,一场将实验室微观世界转化为视觉艺术的“微影奇境·匠心构梦”科学艺术展(展期三个月)正在新·尚党群服务站星秀场展出。复旦大学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将物质微结构转化为视觉艺术作品,让居民在审美体验中感受科学之美。这一创新合作突破了传统科普的单向传播,高校获得展示新渠道,社区文化空间呈现高端内容,企业、居民共享优质资源,党群服务站成为资源对接的“转换器”。
从科普教育、艺术展览,到文明实践、治理创新,新江湾城社区的“街校合作”在暑期多点开花。
今夏,街道创新打造文明实践暑期半日营,开展户外实践、校园研学、运动拓展等活动,还与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格物明理”讲师团联合推出“前沿讲堂”,教授初高中生量子计算机、超导材料等领域的相关知识,通过“硬科学+软传播”的模式,激发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
今年暑期,新江湾城街道还迎来了复旦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实践团队。这些“实习生”不仅协助运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睦邻中心等公共空间,还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参与“多格合一”、文化品牌策划等工作,助力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据介绍,未来,新江湾城街道将持续推动“街校合作”,扩展与高校的合作维度,探索高校智力资源服务社会的可持续路径。■毛信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