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区医保中心合并审批手续推行“一口式”服务模式
百姓办理医保业务更加便捷

  ■记者应沈漪

  本报讯区医保中心自2000年成立以来,窗口服务一直采用专项业务专窗受理的服务模式,即参保人前来办理报销业务时,需依次经过受理、资质审核、费用审核、结算、复核、出纳6道“工序”。这几道手续次第进行,环环相扣,前面的“关卡”若是不通畅,就必然增加后面环节的等待时间。

  随着医保政策的全面覆盖,服务项目不断增加,据统计,近年来本区医保中心的服务人次正以每年10%的数值递增。这样一来,这一传统服务模式在老百姓对医保公共服务的需求面前逐渐变成了服务的“短板”,摆在面前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使医保的窗口服务更加贴近百姓的需求?

  去年7月,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区医保中心通过优化窗口格局,合理配置资源,试行了现金业务“一口式”工作流程,合并“受理”、“资质审核”和“费用审核”3大操作环节。大半年过去了,创新管理的“一口式”从平稳过渡到全面推行。

  看似简单的3个环节合并,施行的难度却很大。“现金业务的‘一口式’,对窗口工作人员来说是自我加压,要求他们从原来的‘专才’变成‘全才’。最大的困难在于现有窗口工作人员专业背景各不相同,有医学背景的太少了。”中心主任姜红玲向记者表示。

  医保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江一平,是去年上海市医保社会服务的岗位标兵,说起合并之初的体会时,他直言“压力巨大,心里没底”。其中,涉及医学专业知识的费用审核阶段是最大的“拦路虎”,对于学工商管理的小江来说,要让审核单上出现的各类药品名称、医疗项目、报销项目、病史审核等内容都做到心中有数,刚开始的确难度不小。

  为了确保此项工作的稳步推进,区医保中心在试点期间窗口实行了双轨制,即“一口式”与“专项专窗”并存,做到成熟一个增加一个。通过中心组织的集中培训、个别带教、定期考试等方式,小江和他的同事们终于慢慢摸着了门道,更让他们安心的是,在他们的审核环节之后又增设一道复核程序,由专业骨干帮助把关。“我们的考虑是,通过这样的‘双保险’,既不让参保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又避免医保基金的流失。”姜红玲说。

  现在的医保中心窗口,报销业务6个窗口同时叫号,不但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得以均衡,更主要的是办事人不用再重复排队,服务提速了,老百姓等候的时间自然就缩短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刊·群众路线
   第03版:平凉之窗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家园】
   第06版:【文苑】
   第07版:特刊·群众路线
   第08版:城事·三区
百姓办理医保业务更加便捷
本/期/导/读
爱绿护绿主题活动从日延续至全年
区人大就四风问题听取基层意见建议
五角场地下空间行人诱导系统年内启动
区档案馆新馆将启用
报头
杨浦时报一版要闻01百姓办理医保业务更加便捷 2014-03-13 2 2014年03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