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种菜、搭建简易工棚、垃圾堆放……由于铁道部门年久失管及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殷行街道辖区内的3496米铁路竟有2300米存在违章搭建和圈地占地现象。2月初,殷行街道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动社会组织和“两新”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铁路沿线清扫工作,所有拆除及清理工作已按照预期于3月底顺利完成。
据统计,经过各方力量的积极配合和协同努力,2月启动清扫行动以来,殷行街道共拆除铁路沿线的简易工棚、过期临房及其他违章建筑600余平方米。
“双创”力量不断壮大
“志愿者带着红袖章,无论年轻和年长,还是大爷和大娘,手拿扫帚拉着车,扛着铁锹端着筐,清理垃圾一车又一车……”在殷行路250弄居委会举办的“双创工作我先行”微话语主题活动上,老党员贾泽文朗诵着自己创作的“双创”顺口溜,激起了党员志愿者们的热情。听说街道要组织开展铁路沿线清扫工作,党员志愿者们纷纷报名,连76岁的顾阿婆也主动请缨:“我身体好着呢,年龄不是问题。”最终在报名的党员志愿者中,居委会根据个人身体及家庭情况挑选了16人组成铁道清扫志愿者队,按照街道统一部署参与清扫行动。
自去年年底“双创”工作顺利开展以来,殷行街道辖区内各个居委会就在宣传栏和走廊内贴上了宣传标语和工作情况汇报。殷行路250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童文明告诉记者:“我们希望通过宣传让所有居民都了解‘双创’工作,也让更多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不断壮大我们的‘双创’力量。”
除社区志愿者外,“两新”党建网络中的单位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社区(街道)综合党委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召集军工路铁路沿线23家企事业单位及个体户负责人49人举行“双创”工作布置会,围绕宣传氛围营造、门责制落实、重点难点问题治理、志愿者发动等细化、明确铁路沿线清理整治的工作内容、责任。仅2月20、21日两天,志愿者们就清除了东方水产城周边包括2部“僵尸车”在内的破旧轮胎、泡沫保温箱等垃圾120余吨,并将清理出的120平方米空地重新规划布置为停车场,供水产城进货车辆使用。
专业社会组织加入拆违
经过前后四次以机关青年干部突击队、“两新”党支部党员、社区志愿者为主力的大规模清扫行动,逐步清除了军工路浚浦局路口、军工路港水路口、殷行路白城路口、民星路白城路口的堆物和无主垃圾约224吨。但铁路沿线还存在大量需要专业机械和工具拆除的违章搭建,包括菜地近3200平米,简易工棚及篱笆800多平米。
考虑到铁路沿线大型机械无法进入作业,需要大量具有专业拆除技能的人工。为安全起见,街道斥资24万元,与上海典常茂工程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发动社会组织力量加入铁路沿线清理整治工作。
2月26日,一支工程设施齐全的专业拆违队伍走进殷行,正式开始拆违工作。仅港水路军工路段就拆除各类违章搭建近400平方米。多年滞留于此地的来沪务工人员先后共搭建起的8间简易工棚,也在此次行动中经过多方协商被顺利拆除。几十天下来,拆违队伍不但严格按照拆违操作规范安全施工,将拆除后的垃圾全部装袋摆放整齐,还将刨除的菜地、水沟等填平,使整个铁路沿线焕然一新。
经过与铁路部门的多日协商沟通,3月29日,民星路军工路段的最后一部分大型残余垃圾被运出铁道,至此辖区内铁路沿线的拆违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下苦功得来的整治成果非常不容易,一定要维护好。”殷行街道市政科科长蔡修林告诉记者,他们已经与该路段铁路派出所达成共识,居民一旦发现驻铁道口员工或周边其他居民有圈地种菜的行为就可以立即报警,民警将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制止并整治,保证及时扼杀圈地自用的苗头,杜绝返潮现象。
此外,街道市政科已经联合综治办组建起日常巡查队伍,建立长效机制进行常态化监管,保证铁路沿线及周边绿化的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