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从德国回到上海,坚信我所学习的Design Thinking能为国内的设计和创新带来一种全新的方式。我迫不及待地约见了大学同学及好友Tony,阐述了我的设想。Tony与我一拍即合,我们决定以“上海ID设计坊”的名称,开始传播设计及Design Thinking(设计思维)。
所谓Design Thinking,是把设计师的思考方式进行有效提炼,倡导“以人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并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商业创新领域,为品牌建设、商业模式革新提供理念引导和方法论支持。
幸运的是,我们有一个不错的开始。在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我们很快获得了资源、场地、推广等方面的支持,为我们的创业带来了极大的信心。
然而,我们最大的困难在于,将这种在国内很陌生的概念引入,并且要让人们(企业)接受。在早期的接触和谈判中,我们一直受挫,大部分人不能理解这种概念,这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要让人们接受一种全新的东西并非易事。然而,我们依然充满诚意,满怀热情地邀请大家来公司参观,体验我们独特的工作方式,以及这种工作方式的创新成果。
与此同时,我们的工作也受到基地及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的重视。在一次“中国释”的成果参观之后,基地及示范园向我们提出合作的邀请。我们共同策划和设计了一个针对在校大学生创业帮扶支持的项目——“进化圈”。该项目的理念是降低创业的门槛,让那些有早期创业倾向,但并没有经验和团队的大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方法论的引导下,开始认识和学习创业,开始组建团队并推动他们的项目发展。
进化圈作为公益项目,2013年5月15日正式启动,第一期覆盖了全上海10余所高校,近2000名大学生。经过网络在线的初步筛选,以及线下的“选拔营”之后,我们最终选出最有潜力的42名学员,组成了9支创业团队,在12天的进化圈项目之后,有3支团队继续创业,走进了示范园大学生创业苗圃,进行下一步的项目孵化。
两年后,我们逐渐在行业内建立了一定的影响力,有一些企业开始关注我们的工作和动态。创新力和创新思维及其工作流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其重要性和价值,这些专注于帮助提升团队创新力的方法论也逐渐得到重视,我们开始收到邀请进入企业团队帮助他们改良创新开发流程。
2014年,前期的积累从今年开始释放,我们正式使用Desight Innovation的名称开始从事企业创新咨询业务,从教育到咨询,从设计到创新思维,我们仍在不断探索和完善。 ■刘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