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计划”是同济大学在2014年自主招生中首推的农村生源自主选拔专项计划,于去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启动实施,同济大学成为首批实施这一计划的高校之一。该计划主要面向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县级及县级以下乡镇农村高中选拔人才,计划通过自主招生招收百余名长期在农村地区生活和学习、本人为农村户籍、对同济大学相关学科专业有浓厚兴趣的优秀理科考生,采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方式报名。
“筑梦计划”为这批考生开放同济大学生物科学类、临床医学(五年制)、海洋科学与地球物理学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等6个基础学科类专业(类),每位考生可同时选报其中两个专业。
“新推‘筑梦计划’是同济大学积极探索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生源比例的一项新举措。”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廖宗廷教授表示,同济大学作为教育部重点高校,有责任、有义务积极探索提高招收农村生源比例的新途径,并探索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促进教育公平的长效机制。
“筑梦计划”选拔采取“先初审、后面试“的方式进行。对初审合格的百余名考生,同济大学已于今年年初,组织由同济教授、同济杰出校友组成的面试专家组,分赴各省份,对考生进行面试。最终共有全国114名考生入选这一计划,名单将在教育部阳光平台进行公示。
据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老师介绍,这些已获“筑梦计划”资格的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必须按各省份高招办规定的自主选拔对象报考批次填报同济大学及相应的专业(类),以第一志愿报考同济大学,高考分数达到所在省份第一批本科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即可投档进校,并依据拟录取专业(类)确定最终的录取专业(类)。
据介绍,此计划学生进入同济大学后,学校将设立“筑梦计划”专项新生奖学金,并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提供多层次学习指导和发展引导,为这些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并对相关学生进行跟踪研究。■黄艾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