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杨浦区第二座地表水自动监测站——杨树浦港1号地表水自动监测站通过专家小组的验收。标志着本区地表水监测自动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意味着监测手段更为丰富、数据更为及时,更有利于对兰州河水质的趋势分析和判别,该站将为兰州河流域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实时、准确、科学的基础数据支持。
据介绍,杨浦共有河道15条,全长42.6千米。杨树浦港、东走马塘和虬江等3条骨干河道构成与黄浦江相连的独立河网水系,几乎覆盖本区70%地域的水系。杨浦第一座地表水自动站——虬江地表水自动站已于2012年5月建成并验收,此次迎来“大考”的杨树浦港1号站于去年11月建成,并经过数月的系统试运行。
经过前期对兰州河进行现场踏勘和历史监测数据的梳理,杨树浦港1号站站点选址在河段平直、水流平稳的第二钢铁厂河段,对兰州河主要污染物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钾指数及TOC等12项指标进行监测。
验收会上,专家组首先听取建设方关于自动站设计、建设、仪器设备配置、监测参数、试运行和调试等情况的汇报,并到站房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详细查看了自动系统运行期间的监测数据、仪器技术参数和有关记录,询问了试运行期间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专家组认真审阅了验收报告和比对数据,认为兰州河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合理、监测参数齐全、监测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同时提出希望:“水质监测是一项持续性工程,今后要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数据长期有效、合理。”
自动监测站相比传统的人工监测具有显著优势,它能够提供更及时、精确的数据,在数据出现异常时,站点能够自动保存河水样本,同时发出警示,以便工作人员及时找出导致数据异常的原由。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扬尘与水质是目前群众最为关心的环境问题,结合定期、定点的人工检测,自动监测站对于提高水环境监测水平、增强水污染事故的预警能力都有极大助益,具有很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