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芳 文
儿子2001年赴美硕博连读美国法学院,毕业后在首都华盛顿K大街某国际律师事务所工作。
10多年来,我和先生没有去过美国,先生说,不懂英文不会开车,到那里成了瞎子聋子瘸子,去干什么?我也害怕赴美手续繁多复杂。
出国前的准备
去年秋天,在儿子一再邀请下,我和先生决定到美国看看。
赴美领馆签证前,我们做足功课,在网上查了很多成功失败经验,将网上提到的需要的资料都复印齐全,签证前一晚我再次核对所有文件,突然想起儿子在美国的缴税证明很有力度,于是马上打电话给儿子,让他将税单传真过来,做完这一切才安心睡觉。
第二天一早,我们到梅龙镇广场外排队,等了2个多小时,终于进入神秘的8楼签证大厅,经过一系列脱鞋、安检、按手印和等待,我和先生站到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女签证官的小窗前。
“谁在美国?”签证官问。
我回答:“儿子。”
“他为什么要在美国?”我一时脑海中闪出很多答案“希望在世界一流城市一流律师事务所,办理世界最前沿的案例”“希望积累国际化的经验”,但脱口而出只有两个字:工作。
“他做什么工作?”我脑海中又闪现出很多儿子办过的成功案例,但迅速回答两个字:律师。
美丽的签证官快速转动鼠标滚轮,从电脑中查看我们和儿子的信息,我忙不迭将手中厚厚资料从小窗口下塞进去,签证官摆摆手表示不用,并说通过了。我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先生个子高又站在旁边,脸都没有在小窗口亮相过。两个人都通过了?
她点点头。
我和先生快活地找了家餐厅举杯庆祝,看来去美国首先要战胜的是我们自己的胆怯心理。
回家后顾不得早起奔波的劳累,立马上网预定机票。上海到华盛顿没有直航,在哪里转机要选对。儿子每次回家基本在底特律或芝加哥转机,但我从网上看到那两个机场很大,转机要乘小火车,如果乘反了或乘过站就糟透了,于是选择中国人较多的旧金山转机,又从网上下载了旧金山机场平面图和转机线路图,将如何从国际机场出来再转到国内机场的路线图和文字说明手抄一遍加深理解。接着我们到移动和联通开通国际电话业务并存足钱,下载并开通所有我们可能在美国使用的业务到新手提电脑,很繁琐也很兴奋。
飞行途中
我和先生终于乘上美联航飞机,看着机身高高昂着头,轰鸣着颤抖着飞上蓝天,心里感慨万千,要不是改革开放,我们工薪阶层怎么有能力送儿子出国留学,又怎么可能在退休后到美国探亲旅游。
经过11个多小时长途飞行到了旧金山机场,由于事先做了充分准备,我们轻松通过安检进入美国。旧金山机场大到出乎我们想象,按图索骥,我们顺利找到即将登机航班的登机口。 坐下歇口气打开手机,马上收到中国大使馆发的短信,告知到美国后注意事项,以及如果碰到困难如何向大使馆求助,当时心里很温暖。但是想打电话给儿子时却怎么也操作不了,打开电脑想发送邮件也不能登陆。期间电话铃响,只听到儿子说了一声喂,就断线了。我茫然四顾都是各种肤色的外国人。这么小的事情也不能麻烦大使馆,于是我走向一个看上去很体面的白人中年男士:“Can you help me to make a call to my son?”(你能帮我打个电话给我儿子吗?)他很爽快答应,电话接通后他将手机给我和儿子通话。儿子说他会提前到机场接我们。
长舒一口气,感到肚子饿了,想想还要飞6个多小时,我们赶紧在机场吃了一大碗汤面。登上旧金山飞往华盛顿的飞机才明白,富裕发达的美国,国内航班座位间距很小很挤,6个多小时的飞行除了饮料不提供任何食品。
到了华盛顿机场,我找不到取行李的大转盘,询问后才知要乘小火车,到了大转盘前听到儿子声音,四周环顾发现儿子正向我们走来。我诧异问他怎么可以进入,儿子说这里已经是机场外面,任何人都可以进出。咦?要是小偷进来偷行李谁管?儿子说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
在美国超市购物
儿子平时一个人生活。虽然不开伙仓,但厨房间的储物柜和冰箱里满满的中西食品。先生很会烧饭大有用武之地。第二天我们又到附近超市采购。第一次我们很谨慎地买了十几美元东西,结账时先生拿出100美元,收银员大吃一惊,拿着100美元高高举起转来转去不知所措,先生赶紧拿出20美元,她连说Thank you!
拿到小票我仔细核对,发现正在促销的甜饼多收一美元,问收银员,她唧唧哇哇语速极快不知所云。先生说算了,我觉得第一次一定要弄明白,于是向一位正在理货的黑大叔招招手,黑大叔笑嘻嘻走过来,我把他领到甜品柜前,指着促销商品和小票价格,黑大叔点点头将我领到服务处,很快退给我含税1.03美元。
起初以为多收款是个别现象,但很快发现几乎每次购物都会被多收。最夸张的一次是在Target(塔吉特),这是仅次于沃尔玛的美国第二大超市。香蕉促销价每磅0.24美元,这个价格明显低于平时促销价0.48美元。我恐怕自己误读,指着香蕉问正在购物的一对白人小夫妻“This is twenty four cents one pound?”(这是每磅24美分吗?)小伙子仔细看了标签后回答是。但结账时价格明显高于我们心里预期,我对收银员黑妹妹说算错了,黑妹妹指着显示屏0.24给我看,但是我发现0.24下面不是lb(磅),而ea(每个),香蕉从来没见过论“个”卖的,我说:“one pound,not each.”(每磅,不是每个。)黑妹妹又在电脑上捣鼓,我再一次查看显示屏没发现问题,但价格依然高于我们心算。先生不耐烦说不买了,于是我们扔下东西走人。
以后在Safeway等很多大型超市都碰到此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