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常育家风

  ■杨卫民文

  “家风”二字,猛一看派头十足,让人望而生畏,实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可发现它、培养它、分享它。

  家风,是父母身体力行的美好结晶。我的父母是普通劳动者,勤劳节俭、朴实善良。我们家的庄稼常是乡亲们赞扬的对象,我们家的瓦房基本上由父母亲手所建,一度曾为村里样板。二老对乡里乡亲非常友爱。爹会种地、会盖房子、会拧草鞋,帮过很多人家,却不爱自夸,常说:“好话留给别人讲。”娘也爱拿家里东西周济邻里或亲戚,有时还给不友善的户家物品,孩子们不理解,她就说:“吃点亏算啥。”从小到大,这些言行助推姐姐、弟弟、妹妹和我不断前行,并且使我们都有很多好朋友。

  家风,是对家里优秀品质的重塑。我带着田园气息走进大学,然后留在城里工作;我的爱人,生长在城里,喜欢读书,也爱亲近自然、动手劳动;我们的儿子,欢喜土地,也爱读书。他很乐意回老家,挖泥土、下池塘、看庄稼、守菜园,总想做“王老先生”,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每次回去,他对母亲非常亲切,在村里也不怯生,想很快转遍几千口人的村庄。“还是农民的儿子!”朋友笑到。他更爱看书!这得益于他姥爷、姥姥、舅舅、妈妈和爸爸的深刻影响——姥爷喜看报刊、姥姥爱看书、舅舅常讲书、妈妈迷读书,爸爸又曾经编辑出版书,如今在大学教书。看我们的家庭成员,大多爱好阅读,都热爱自然和劳动,可谓追求“耕读”的人家了。这种美好的气氛和感觉,缘于每位成员对上代人宝贵品质的坚守,更与大伙儿对家风的重塑有关。

  家风,可在现代社会中进行有效传播和分享。我和爱人都是老师,也都注重对学生进行家风教育。我爱人任教的学校80%的孩子来自农村,我在大学讲授古文课程,春风化雨时,润物细无声。仰望、俯身之处,皆有家风可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特刊·整治“四大顽症”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特刊·践行群众路线
   第07版:生活·资讯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旅游日记
角度
人生智慧
每个人都有梦想
日常育家风
天光云影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日常育家风 2014-07-22 2 2014年07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