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的教育生涯,60多年的艰苦探索,于漪从没有停止过一天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身体力行,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形象。
师德高尚,教育工作者楷模。教书育人,以人为本。于漪认为,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授业,首先是“传道”。通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典范。她上的语文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体现师生互动,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有些原先看到作文命题就会哭鼻子的同学,在于老师热情鼓励、循循善诱下转变成写作的“积极分子”;原先写字七歪八斜的,写出一手漂漂亮亮的书法,后来成为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甚至初中学生在听了于老师的讲课,深深为于老师的教学魅力所打动,不仅爱上了语文学习,还如痴如醉地写出了上万字的学生文艺节目剧本。有一位口吃的学生不仅表述困难,而且语文成绩很差。经过于漪的悉心指导,不仅爱上了语文,而且成为学校演讲队的主力。她班上先后来过4位口吃的学生,在于漪的帮助下,口吃的毛病改掉了,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日后都成了国家建设事业的有用之才。当年有一位口吃最严重的学生日后成为中外合资公司的外贸代表。很多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并做出成绩的学生,在回忆当年时都不约而同地肯定了于漪老师的寓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方法给他们成人奠定的基础。
立人为先,教会学生做人。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是一个需要以整个生命去拥抱的伟大事业。于漪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她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理想信念,使学生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接班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她就开始实施德育渗透学科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从当时4个班级的学生共372份抽样问卷结果看,学科加强德育渗透的教学思想性明朗和比较明朗的占86.5%。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同时,她还注重增强学生“做人”的意识,今日学生,明日人才。教导学生必须从今日做起,提高严格塑造自己的自觉性。学生一进校就向他们灌输“做人”的意识,把“学知识”和“学做人”结合起来,加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当代学生的形象”系列教育,千方百计把文字表达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自觉的行动。
1975年,她带了全校一个最乱的年级,当时,“文革”尚未结束,受到社会不良影响,全年级11个班级,几乎都是乱班,打架、偷窃、倒卖粮票,心理和行为偏差的现象很多,搅得全校52个班级无法上课。教该年级女老师几乎都哭过,甚至有的学生竟然将体育老师的鼻梁骨打断。于漪接手后,认为学生都是我们的孩子,相信他们会改变的。因此,她坚持说服教育,正面引导。向全年级同学宣讲:一个没有理想、没有信念、没有知识的人是无法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她每周坚持带领学生学理论,学历史,坚持讲理想、讲信念。注意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课外兴趣。经过于漪和年级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年级面貌发生根本改变。1977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其中有两个班,竟然100%考上了大学。
开拓创新,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于漪是一位时代感强、有着先进教育思想、前瞻性的教育理念的教育家。她认为,“时代在前进,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作为教师必须克服浮躁,登高望远,要用明天建设者的要求,指导今天的教育。勤于学习,开拓进取,努力奋进,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是她追求的目标。为此,她为自己确立达到3个“制高点”,做到3个“瞄准”的目标。即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始终把培养现代的合格公民放在首位,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站在战略的制高点上,把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到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战略的高度;要站在与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上,显示民族的志气和自尊,显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威力。要瞄准21世纪的基础教育,努力把今日的学生培养成为21世纪的有用之才;瞄准国外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的教育,从严治学,发奋图强,教出水平;瞄准国内、市内兄弟学校的教育经验,博采众长,力求少走弯路,教出特色。1978年她提出的“教文育人”和1996年倡导的“弘扬人文”的主张,都在语文教育思想发展史上产生重要影响。“教文育人”的思想,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目标,构建了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语文教育理论,推动了语文教育由“语言——文字”型教育到“语言——思维”型教育这一划时代转变的实现,促进了语文学科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培育新秀,奉献不图名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于漪共“带教”100多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经她带教的青年教师,一个个都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有的还被评为特级教师,在全国的教学大赛中获奖。
她不顾年事已高风尘仆仆地到江苏、浙江等地讲学,还在上海市白玉兰远程教育网当客座教师;为云南思茅地区、红河地区、三峡库区、新疆等地老师们讲授她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和她对教育的那片赤诚的爱,她走出上海,为全国教育服务。她主编出版了《现代教师自我发展丛书》《现代教师学概论》《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为人师表要德才兼备》等文章和书籍。几十年来,于漪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共产党员的义务与责任,孜孜不倦、上下求索,让自己的生命和历史的使命结伴同行,在事业的奉献中提升思想、净化感情,她的赤诚之心将激励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