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岛位于上海市市区东部,杨浦区东南部的黄浦江下游,距吴淞口约6公里,三面临黄浦江,西是复兴岛运河,是浦江内唯一的封闭型内陆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1926年,上海浚浦局在周家嘴东部吹泥填滩成岛,因旁有座名唤“周家嘴”的自然村落定名周家嘴岛,次年该局向政府买下这个岛。1937年“八·一三”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将全岛划成禁区,改为定海岛。1945年日军投降,该岛改名复兴岛。解放后岛上则成为上海市燃料、木材、石油及商业储运仓库的集中地,至今仍多为造船企业、水产、渔业单位和部队用房,居民房较少。
初次踏上这片土地,恍若隔世,与喧嚣的市区相比,尤其是与一水之隔的杨树浦一带的转型开发相比,整个岛的原始环境像是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模样,岛上新的建筑极少,贯穿全岛的共青路异常静谧,路上行人不多,稀稀拉拉分布有一些小吃店、修车摊之类,目前只有一条577公交线路抵达岛内。路边大树茂密,夏日里,摇曳的树荫上知了不停欢叫着,若不是通车不久的12号线地铁口凸显了些许时代感,真会使人产生时光倒流之感。
一园一别墅
游人稀少的复兴岛公园,地址为共青路386号,园内花草开得异常好,巨大的樟树、梧桐、松树、樱花遍植,充满日式风味的布局,是幽雅的休憩之地。这里原为民国19年建立的上海浚浦局体育会,民国26年日本人占领后,将体育会花园改成日本式的庭园。日军投降后,国民党政府将花园交由浚浦局使用,并在花园内建立了一块“复兴岛收回纪念碑”。
巨樟碧梧掩盖下的“白庐”,是复兴岛公园一大看点。1949年4月,蒋介石由浙江象山港乘“泰康号”军舰抵沪,曾住复兴岛召集部下部署上海防务,蒋经国和蒋纬国及其装甲部队驻扎该岛负责警卫。
当年5月7日,蒋介石乘“江静号”轮船离岛,沧然赴台。
一桥一运河
出得公园,可以沿着复兴岛运河徜徉,这条人工河建于1927年,位于岛的西侧,南起定海路桥,北近虬江口,1925年动工沉排筑堤而成,长3420米,河面宽57-90米。定海路老桥亦是一大看点,此桥同建于1927年,由上海浚浦局建造,跨复兴岛运河,东连复兴岛浚浦西路(今共青路),西接公共租界定海路,以路名命名桥名。桥体属于钢筋混凝土桥,八孔,中孔弦拱结构,边孔连续U型桥台。桥长93.5米,宽10.5米,整桥酷似今黄浦江上的卢浦大桥微缩版,不过设计建造年代早于卢浦大桥约80年。桥两端各有中英文对照的铭牌一块,系原物,桥栏原有欧式灯柱,现已无存。该桥目前是轮渡金定线浦西出口往来杨浦腹地的必经之路,也是复兴岛目前的南端出口。江对面就是浦东的庆宁寺和沪东造船厂,小时候我们正是在这里摆渡过江,坐上小火车来到川沙烈士陵园,集体祭扫革命先烈。或许是双休日的缘故,也可能是现在过江的交通多样化了,摆渡口己无往昔的热闹,有些冷清。
有关复兴岛的开发早已列入规划,复兴岛将建成生态岛休闲岛,建设国际会议中心和休闲游乐中心,成为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的举办场所,并将充分利用复兴岛广阔的水域,建立游艇俱乐部、游船码头等。
静待复兴岛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