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劫”与“扑”

  ■赵韩德 文

  围棋的历史少说有几千年,甚至可以追溯到更远。想先民筚路蓝缕劳作之余,坐在树下无事,在地上画几道线,划出一些格子;再随手捡点土疙瘩、小石子,玩起互相包围“吃子”、“围地”的游戏。时间长了,局数多了,从实际中渐渐发现,往往会有这样一个怪圈,就是,甲在A处吃了乙子之后,根据棋形,乙马上能够就地把甲子回吃!这样双方你吃我吃循环吃,无穷无尽,无有终了。于是规则出来:不能马上回吃,必须另在其他地方走上一步。这就是“打劫”的次序。规则总是产生于需求。

  本是为了解决一个没完没了的纠纷,谁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规则迅速促成了另一种手段,这种新手段就叫“打劫”——抹上了些许“剪径”色彩。规则成了一种争斗新技巧;规则被合法地利用。

  为了“在其他地方走上一步”,对弈者绞尽脑汁。学习班老师曰:“宁失一子,不让一先。”这一步岂可低效?于是往往,在B处“走一步”,寻找“打劫”题材,成了在“A”处之外谋取更大利益的计谋。山穷水尽之时,围棋爱好者、围棋高手、围棋大师们往往不约而同地开始“寻劫”,甚至无中生有地“造劫”,以求一逞。一代宗师吴清源先生的棋谱里,那些风云激荡波诡云谲的“番棋”中,就有不少“劫胜”的经典案例。如何在A、B两处应对取舍,成为生死攸关的课题。寻到“劫材”的在肚皮里暗笑,被“劫”的大吃一惊,直挠头皮。对劫里求生柳暗花明的,尽管咱不得不佩服他智商之高、技巧之出色,但还是腹诽其“不绅士”。围棋班老师的看法与我大大不同。老师对学员中能出色地找到劫材、使尽心机、终于翻盘的,认为棋艺长进明显,上了层次。老徐就属于上了层次的学员,很个别。老师号召我们向老徐学习,说,做人,要老实;下棋,不能老实。“兵者,诡道也。”

  是的,下棋类似打仗。更诡道的,是“扑”。

  这个“扑”,可不是前仆后继匹夫之勇的意思,而是一种精到的老谋深算。依咱看来,那简直是策划已久的“高级碰瓷”——“碰瓷”之道真是源远流长。现在发生在马路上故意用肉体去碰车以求赔偿、最后被警察抓去的,是碰瓷之道的下三滥。围棋的高级碰瓷要“甜蜜”得多。——那就是,故意跳进对手的陷阱,半故意半强迫地给对手吃个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然后一锅端。其顶级手段曰“倒脱靴”,竹筒倒豆子般的将对手吃干净!在我们围棋初级班里,能达到如此层次如此级别如此棋力的优等生暂未出现,因为它实在是更加隐蔽,更加“不老实”。

  公元前658年,晋献公准备伐虢。而虞国地处晋、虢之间,献公欲借虞之道伐虢。大臣荀息献计:“君主为什么不用咱北屈名马,垂棘玉璧,向虞国借路呢?”献公犹豫:“这可是国宝……”荀息说:“虞如受了我们的礼而借路给我们,那我们无非就是把国宝从内库拿出来,暂藏在外库里;把宝马从内厩牵出来,暂养在外厩里。”

  虞果真受晋之礼,借路给晋国。晋献公听荀息计,先灭虢,后灭虞。晋之国宝名马玉璧归厩、归库。——这真是钻石级的大碰瓷了。

  是的,战争亦类下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特刊·双创
   第04版:特刊·践行群众路线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悦读
   第07版:生活·资讯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帆船赛
寂静复兴岛
“劫”与“扑”
光华大道上的梧桐树
与几位“影视演员”邂逅……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劫”与“扑” 2014-09-23 2 2014年09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