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兴之行的额外收获

  ■余宏达 文

  曾经对紫砂壶喜爱得昏天黑地。2011年夏末时节,应几个紫砂爱好者之邀,自驾游去长兴农家乐度假时,也没忘驱车1个多小时去了回宜兴。跑遍整个丁蜀镇,走访名家、知名收藏家,尽兴地品壶、论壶。

  回到度假村,农家乐主人一听乐了,喜爱紫砂壶跑这么远干嘛,长兴的紫砂壶也不输给宜兴。他说,在长兴市区就有家紫砂工艺厂,但遗憾的是,长兴的紫砂壶市场影响力太小,又赶上生产转型,企业停产歇业,但紫砂厂仓库里还存放着许多以前生产的紫砂壶,仓库管理员倒是他老朋友,可以去看看。说来也是,长兴跟宜兴虽分属浙江和江苏两省,但两市紧邻,同在太湖流域,地质类似,长兴能做紫砂壶的前提条件还是存在的。

  说走就走,从农家乐出发去长兴市中心也不过十几、二十分钟的事。小轿车一进入长兴市中心,市中心的建筑焕然一新,马路宽敞,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一派秩序井然的景象。一路缓行,突然发现,在长兴市中心的十字路口慢车道上,停车线后面都有一顶遮阳篷,农家乐主人证实那是路口亮红灯时,供人遮阳用的。前行几条马路,在路口都能看到类此遮阳篷,遮阳篷的前沿稍超出些停车线,粗看上去,整顶遮阳篷下遮蔽个十几辆自行车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不禁感叹,长兴的道路管理部门在路口管理上文明程度较高,施行了较人性化的管理,小城市也有大智慧。

  虽然这次长兴市区之行,由于仓库管理员临时有事没碰上头,只得趴在仓库窗口外过了把眼“瘾”。

  低下头寻找才能发现好东西。话到此处已成题外话了,但也是长兴之行的额外收获。酷暑天出门,骑车人最怕的是路口遇红灯。大马路上骑行时,上海的主要马路绿树成荫,如在平凉路上骑行,树杈上密密匝匝的树叶遮天蔽日,人在树下行倒也不怕太阳晒。但一到路口,很多路口的行道树明显少了,就是有树,为避免树叶挡住红绿灯,养护工经常要修剪掉过于茂密的树叶,这使骑车人遮阴成了问题。经常能看到,大太阳底下等红灯转绿,哪怕远离路口,有细长的一条电线杆阴影什么的,骑车人也会马上停车躲进阴影中,有时人一多,不自觉中还随阴影排成了一队,电线杆的阴影毕竟太窄,一些挤不进阴影的骑车人,太阳暴晒下急躁地等待红灯翻绿,个别人失去耐心,左顾右盼后冒险“勇闯”红灯。

  虽说长兴的城市小,在路口搭建些遮阳篷力所能及,上海已成超大型都市,路口多得没法子数,在每个路口都搭建遮阳篷似乎不太现实,也略欠“洋气”,但改进道路交通设施时可多些发散型思维,特别是如今争创文明城区的档口,应使路口建设更加人性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 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专题
   第07版:生活·资讯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另一种叙事记忆:工人子弟(十二)
悲剧的根源,在于没有把握好度
拂晓微凉
长兴之行的额外收获
我是地铁上不看手机的90后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长兴之行的额外收获 2016-01-05 2 2016年01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