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时令小语
想起家乡的田螺

  ■郭树清  文

  每到春耕时节,就会想起小时候家乡崇明的田螺。

  田螺,也称为螺蛳。春分前后,气温渐渐回暖,田螺在春雷阵阵、春雨绵绵中纷纷从河沟的水里爬出,在春水清冷的河沟边沿上舒展、缓行,形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倒映在平如镜面的河沟水中,像人们外出踏青的样子,有着春天的欢欣和喜悦。

  春分到清明前后,是田螺一年中最肥美的时节。此时,正值水田刚犁过,正准备插秧,才犁好的稻田,水浑泥浊,待沉淀一夜之后,就泥平水清了。次日晨曦初露,春寒料峭,我们结伴,拎着竹篮下田摸田螺。此时,清浅的水田里,密密麻麻,星罗棋布地爬满了田螺,它们正伸着软足,顶着硬壳,嘴里吐着小泡泡,十分可爱。那黑压压一片片、一簇簇小精灵似的田螺,成为春日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此情此景,诱使人们迫不及待地卷起裤腿,脱下鞋子,不顾早春的清冷,下田去摸。其实,说是摸,实则是用两只手捧,用不了多久,就会满载而归了。这也是孩子们最为欢愉的时刻。

  满竹篮的田螺拎回家后,将个头大的挑捡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盆里,加满清水,待作食用。大约经过一天时间,二到三遍的换水清洗,田螺就会吐净体内黏液,即可食用。此时炒熟的田螺,没有土腥味,再加上那时的环境没有任何污染,螺蛳肉的味道特别鲜美纯正,可谓是一道让我们馋涎欲滴的美食佳肴。敲碎的螺蛳壳还能拿去喂鸡鸭,会增加钙质,使蛋壳坚硬。

  那时候的田螺是摸不完的,它的繁殖率极高,一茬接一茬,只要有水的地方就会有田螺。但遗憾的是,随着农田使用化肥和农药之后,水稻田里的螺蛳渐渐少了,有的田间已近灭绝,只是在河沟边还能看到极少的田螺。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总是以一些东西消失灭绝为代价,而小时候在初春的寒风中下田摸田螺的情景始终在我的记忆深处挥之不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旅游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公益广告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对话:一行人与一座城
我的江湾,我的湿地
春光
西江月
小辰光剃头
想起家乡的田螺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8想起家乡的田螺 2016-04-16 2 2016年04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