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格雷格着力说明的一点是,那个时代并不是安静的、不变的、固定在旧书上的“古代”,它和21世纪一样充满了新鲜与变革,是相当动荡不安的。这20件物品可分为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生活等方面。我们选取了其中的7件(组)进行还原说明。
环球航行纪念章
一件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的环球航行纪念章昭示着英国探索世界的成功,他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历史上第二个环游地球的船长。《仲夏夜之梦》里迫克所说的“我可以在四十分钟之内绕地球转个圈儿”,夸张地说出了英国人对探索世界的狂喜。在16世纪八九十年代,莎士比亚的“环球剧场”就是相当紧跟时事的名字,看得出莎翁的营销头脑。
铜柄果叉
伊丽莎白时代的人们怎么看戏?当时观众将钱放在门口的箱子里,结束后将箱子打碎,是为“票房”的由来。本书介绍了一把铜柄果叉、一把泰晤士河滩上的长剑和一把匕首,就像现在看电影喜欢吃爆米花一样,伊丽莎白剧院遗址发掘出水果、水产等食物,叉子暗示了主人的富裕,当时大多数人是用手拿着吃。佩剑和匕首既是防身武器,也是财富的装饰。
写意图画
伊丽莎白时代的宗教斗争牵系着英国政权更迭,民众焦虑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谁会继承大统。谈论继承问题在当时被禁止,于是出现了《都铎王朝继统之写意》这样的图画,用年老的伊丽莎白暗示社会的焦虑。莎士比亚聪明地将这个思考置换到历史剧里,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的核心是对受到争议的王权更迭和玫瑰战争的剖析,比如《尤里乌斯·恺撒》,颇有点借古喻今的味道。
《爱尔兰印象》
伊丽莎白时代对相邻的苏格兰、爱尔兰的态度也体现在这些文物中。1581年约翰·德里克所著的《爱尔兰印象》体现了对于爱尔兰人的看法。究竟是统一还是分治?当时剧作家纷纷揣摩新王詹姆斯一世的意思。莎士比亚从不亮底牌,但他的潜台词丰富。《李尔王》里李尔王将他的国家一分为三,后果惨烈。这部剧改编自一部古典剧,剧情基于一位传说中罗马人时代之前,不列颠国王李尔的故事。莎士比亚唯独不写“不列颠”的名字。
政治秘闻小册子
由切斯特主教乔治·卡尔顿主编的《天恩庇难录》是一本广为流传的政治秘闻式小册子。他指控叛国的团伙是天主教徒,是敌国的特务,是教皇的爪牙。当时英国社会奉行新教,对天主教很敌意,会采取极端惩处措施。大英博物馆保存的圣徒爱德华·欧德科恩的眼睛就是证明,他被牵涉到火药阴谋里,因为耶稣会牧师的身份被处以极刑。但这不妨碍他们秘密举行仪式,一个货郎箱子就是一个小小的教堂,利用流动的货郎,教徒将天主教的法衣、酒杯、盘子带到同伴家里,共享一次被禁止的、稀有的团契。
威尼斯的高脚杯
伊丽莎白时代的世界大都市是威尼斯,“它是豪奢与风尚的源头”,这在威尼斯的高脚杯精致的做工中得以体现。“《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那些满载货物的船队启航驶往伦敦时,船上一定载有威尼斯的玻璃器皿,以满足莎士比亚的观众对这座城市的绮念”。1603年的黑死病让伦敦陷入恐慌,所以詹姆斯一世的加冕大典在1604年举行,让伦敦变成古罗马,荣耀新王的功绩。
曼苏尔的钱币
曼苏尔的钱币是摩纳哥铸造,证明了阿拉伯和英国的贸易往来,莎士比亚从来没有使用过“摩洛哥”或是“穆斯林”,伊丽莎白时候对北非人的标准称谓是“摩尔人”。在《奥赛罗》中,莎士比亚直面种族关系。伊阿古对奥赛罗的敌意,强调奥赛罗的黑色皮肤,是当时人对摩尔人的想象。奥赛罗的故事使人想起伊丽莎白时代人们对于地中海的普遍印象:危险地带、战火不断、海盗横行。 (来源:新华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