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彼处此时
农场生活杂记

  ■叶基馥文

  (十)借调场部布置展览

  1975年年底,一股反击右倾翻案风在全国越刮越紧,先从教育界开始,然后向文艺界、科技界和各个领域蔓延。农场也不例外,开展了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于是,场部想举办一个展览,从下面抽调一些摄影爱好者和喜欢写写的农友集中负责展览的筹办。我是其中一个,主要负责文字工作。

  展览分为农场今昔对比、农场青年战天斗地精神风貌、农场发展远景等部分,负责摄影的同志根据展览要求,收集图片、拍摄照片,我们则根据图片、照片配上文字说明。这时空气已日趋紧张,场部要求我们加快筹办的进度,我们便日夜加班。好在那时负责展览的孙志刚经常过来,与我们一起聊天侃大山。他原负责农场团的工作,一张嘴巴滔滔不绝。我们都被他的特有经历所吸引,就像孩子听大人讲述精彩故事一样神往,忘记了疲劳,缓解了气氛。

  1月9日清晨,突然从广播里传来周总理逝世的消息,整个中国被悲痛所笼罩。场部也设立了悼念会场,各单位的农友有组织地前往悼念。不知什么原因,后来筹办工作突然停止,筹办组就地解散。我回到了连队,与农友们一起经历了那个不平常的一年。

  (十一)主席逝世赶回连队

  1976年9月9日中午时分,广播电台说是下午4时有重要广播,请到时收听。正在家中休假的我,4时不到就打开半导体收音机。4时整随着一阵哀乐响起,传来毛泽东主席逝世的消息。瞬间,全家、全市、全国笼罩在巨大悲痛之中。

  第二天上午,接到了“在家休假的农友立即返回连队悼念”的通知,我赶紧乘车回到了连队。连队也被巨大的悲痛所笼罩,在会场里设立了悼念灵堂。经历了一次次的悲痛和打击,农友们深为国家的命运而担忧,也为自己的前途担忧。有位女农友在悼念时,边哭泣着边喊道:总理走了,主席走了,我们知青怎么办,今后还有没有上调?

  一个月后,传来了粉碎“四人帮”的消息,农友们顿时有一种释然的感觉和获得解放的兴奋,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也看到了自己个人的希望。在这悲喜交加的日子里,我实现了入党的夙愿。9月29日,在连队召开缅怀主席的座谈会上,我双手接过了入党志愿书。在“四人帮”被粉碎后的10月14日,连队召开审批我入党的支部会议。这不平静的日子,这不平常的大事,我终身难忘。

  (十二)恢复高考吹皱江水

  1977年下半年,传来了全国将恢复高考的消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好多农友如同在黑暗的山林中,看到一缕灯光而激动不已,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四处寻找复习资料。当时一套供知青业余学习的数学、物理等教材,突然间洛阳纸贵成为抢手货。

  考虑到连队的正常生产,连队指导员把正在复习迎考的农友召集起来,出了好几道数学题当场进行“预考”。大部分农友望着一道道数学题都目瞪口呆,只得交白卷。“像你们现在这样的水平,也想去考大学?”指导员的一泼冷水,吓跑了相当一部分农友,打消了考大学的念头。

  然而,有几位农友没有被吓倒,坚持日夜复习。那时正是“三抢”大忙季节,这些农友插好秧,从田里回到寝室后,脚也不洗,脸也不擦,就捧起了复习资料。或捧着语文、政治等书本默念,或拿出数学题进行解答。晚上,为了不影响同寝室农友的休息,躲在自己的帐子里,用手电筒照着书本复习至深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开春,一批农友经统一考试先后被师范、财经等大学录取,靠自己的努力离开了农场。当时一些农友好心地问我为什么不去参加高考,我心里有着自己的想法:一是深知自己文化知识浅薄,考不上怕没有脸面。二是自己已作了“不当文学家,要做朱克家”的发言,总不能“叶公好龙”。

  后来,我直至“顶替”回城才考上大学,尽管是电视大学,但也算圆了我的“大学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艺术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图说
留在心中的红领巾桥
自然大剧场
老人的优雅
农场生活杂记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7农场生活杂记 2016-07-09 2 2016年07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