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沪最后“二万户”全部搬迁
杨浦区228街坊成功创下三个100%,一步三折返的旧改征收尘埃落定
热闹的“散伙饭”。
与老邻居话别。
居民们自发组了场“散伙饭”。
征收前的228街坊。
签约公示墙边,228街坊居民代表翻牌,标志着238产居民全部签约,协商签约率成功达到100%,这是第二个100%。
6月16日,居民自发送锦旗,表感谢。
沪上最后的“二万户”全部搬迁。

  杨浦区长白一村176号至204号,清一色“二万户”住宅,位于敦化路、延吉东路、安图路、长白路一个四方的地块里。7月5日上午,随着这个地块最后一户居民的搬离,历时14年的旧改征收进程,至此尘埃落定。上海人在成片“二万户”中居住的历史,也画上了句号。

  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360户人家,在整个征收过程中,做到了三个100%,即:居民意愿征询同意率达到100%、居民协商签约率达到100%、居民搬迁交房率达到100%,实现了整体协商搬迁,这也是上海旧改工作的一大创举。

  “二万户”怎样的一种老房子?

  “二万户”,它不是一个数量词,而是一种住房的类型。但这个名词,几乎已经从上海人的词典里消失了。

  “二万户”是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这是一种上下两层的住房,上世纪50年代初共建造了2000幢,可供2万户家庭居住。“二万户”因此得名。据说,“二万户”的原型是苏联集体农庄的住房,下面一层养马、养牛,楼上住人,边上还有一圈马槽,供马喝水,每栋住一户。因其建造简便,而当时上海又急需大量工人住房,因此就被“引进”了。“二万户”上下各5间,底楼左右两边都有一厨房、一卫生间,为五户人家共用。1953年落成的“二万户”,分布在上海的普陀、杨浦、徐汇、长宁等区,如曹杨新村、天山一村、日晖一村、长白新村、凤城新村等。

  当年的“二万户”虽不奢华,但明亮整齐、绿树环绕,且水、电、煤、卫俱全,从滚地龙、破草棚搬入青砖粉墙的楼房,入住者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二万户”的房型分两种:大间20平方米、小间15平方米,随着人口不断增加,阁楼、双层床都很常见。为解决居住困难,上世纪70年代房管部门统一将每间房向外“放”出9平方米,变成大间29平方米,小间24平方米。

  岁月荏苒,“村子”里的人口越来越多,房子也一点一点变得老旧、逼仄,环境也变得脏乱,到处是私自搭出的阁楼、违建,绿化地里满是垃圾,还跑着鸡鸭。“二万户”有了“都市村庄”的味道。从1985年起,曹杨新村的“二万户”住宅逐步被拆除改造。2002年,杨浦区的“二万户”也迎来了最大规模的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商品房小区。

  尚未改造的成片“二万户”,上海只有杨浦区长白一村这12排房子了。

  三个100%“整体协商征收”的创举

  228街坊的这次旧改征收,来之不易。

  旧改,对这里的居民来说并不是第一次。早在2002年,这里就动迁过,但后来因为开发商资金不足等原因,只动了不到一半,就停了下来。2010年,地块因出现危房再次启动搬迁改造,又有80产住户搬离。最后还剩下238产(产证、租赁凭证),居民1300人。

  228街坊成了拆迁停滞基地,1000多名居民依然在破旧的“二万户”里艰难度日。一间房隔成两间,挤着两代人,甚至三代人;5户合用厨卫,没有洗浴条件;楼上人家做饭吃饭要上上下下跑几趟;两幢房子之间拉根绳子晾衣服……他们的居住条件甚至不如棚户区的私房。居民们一次次到区政府、街道上访,要求实施旧改征收。但是,杨浦区两级以下旧里尚有5万户,像这个只有200多产、360户的地块,面积小、地段又偏远,没有被列入区里重点旧改的范围,属于“被遗忘的角落”。

  去年,面对群众搬迁的强烈愿望,在街道的建议下,杨浦区委、区政府作出了一个不寻常的决定:将228街坊作为房屋城市更新的试点,采用集体协商征收的方式进行探索,要达到三个100%,旧改征收才生效。这三个100%是:在约定时间内意愿征询率100%、协商签约率100%、搬迁交房率100%。

  238产、360户,要在几个月内达到三个100%,谈何容易?这是上海旧区改造中从未有过的。目前上海旧改征收的生效比例,是一次征询90%、二次征询85%。三个100%,能达到吗?很多人心里都在犯嘀咕。

  从“政府征收”变成“我要征收”

  区第一征收事务所进驻、政策方案公布、居住困难户人数认定、房屋评估……一切都有条不紊地展开。“评估均价37960元,我们家数砖头能拿多少补偿?”“本区安置房能买多大?”“郊区房源均价多少?”街道干部和征收工作人员帮助居民们,把一笔笔账算得清清楚楚。

  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工作,3月21日,《杨浦区228街坊整体协商征收告示》张贴到了长白一村196号甲门口。其中最后几句话很有人情味:“请居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征收工作圆满成功,早日实现居民的愿望。”

  228基地有“三多”:违法搭建多;强占房多,由于一部分居民多年前已搬走,一些空房子被邻居或外来人员私自占用;租住的外来人员多。从3月1日起,街道拆除了265间违建,只花了三天半时间;之后,清理了125间强占房;不属于征收安置对象的外来人口也清退完毕。

  4月21日,一次征询正式启动,仅仅过了一个星期,意愿征询率就达到了100%。5月5日,协商预签约开始,居民们排着队去旧改指挥部签约。193号2室的盛炎明夫妇在这里住了60多年,第一批来签约。“政策这么好,为什么不签?我们看好了对面安图路的安置房,60多平方米。等于原拆原还!”

  截至6月1日正式签约开始,只有4户居民还未签约。6月15日,最后一户居民签约,指挥部的签约计数牌翻到了100%!多年苦苦期盼,今日一朝梦圆,居民们敲锣打鼓,表达喜悦的心情。

  6月22日,第一批居民集体搬家,截至7月5日,所有360户居民都搬离,搬迁交房率也达到了100%。

  一场“散伙饭”后,老邻居们“各奔前程”

  6月21日,长白228街坊居民们自发组了场“散伙饭”,那真是大城市里见不到的热闹家宴。傍晚时分,居民们搬出自家的圆台面或八仙桌,在中心空地排开露天酒席,台面上摆满家常菜,凉拌黄瓜、白糖番茄、油炸花生,还有啤酒和饮料,20来张桌子座无虚席。大家在高高低低的座椅上举起杯子,互道恭喜。

  第二天,搬场开始,老邻居们“各奔前程”。

  宗禾 种楠 朱良城 文/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特刊·直通百姓
   第04版:特刊
   第06版:城事·三区
   第07版:艺术
   第08版:民生·社会
沪最后“二万户”全部搬迁
杨浦时报特刊04沪最后“二万户”全部搬迁 2016-07-12 2 2016年07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