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平凉之窗·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珍惜生命中的“石子”

  ■王志良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记得业大老师在讲解法国文学史时,叙述了这么一个小故事:一天,晚归的阿拉伯商人在回家的路上,看见地上有一些碎石子,于是弯下腰随手捡了起来放进挎包中。翌日,商人突然发现自己昨晚捡回来的石子竟然是一颗颗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夺人眼球的宝石。其时我并不理解老师讲这个故事的寓意所在,内心思忖着石子怎么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宝石?

  同学聚会,李君忆及当年业大老师授课时滑稽而又夸张的动作,忽而使我忆起先生所讲的故事,心中似有种顿悟的感觉。人的一生中谁没有遇到过“石子”?但捡起的“石子”你是随手把它扔了,还是用十年磨一剑的方式使其变成了珍贵的宝石。

  上中学的时候,正值“文革”后期,在那个没其他书可读的年代,我喜欢上了看闲书……从二哥枕下觅到一本《三国演义》,为书中曹操煮酒论英雄、诸葛亮舌战群儒、孔明挥泪斩马谡、烧藤甲七擒孟获而拍案叫绝。有一次从同学哥哥处借得一本既没封面也无封底的《唐诗三百首》,整整一个晚上囫囵吞枣,第二天上课时放在课桌下边看边默默的背诵,同桌见了撇着嘴说:“连文化课的书也不读了,读、背这些闲书又有何用!”我笑笑,不置可否。多年后,喜欢舞文弄墨的我,慢慢发现,中学时代读的那些“闲书”竟然为我的爱好打下了良好基础,写作时一些佳词妙句时不时的从头脑中冒将出来,下笔文思如泉涌,且时有拙作发表。当初被大家认为无用的“石子”变成了珍贵无比的“宝石”。

  在农场,因性格使然,工作中一丝不苟的我,不仅做好自己份内之事,还主动把身边的小事做好,因而颇得场长青睐。从农场返沪后,我秉承原有的工作习惯,可许多同事并不认同我的做法,认为我这么做很傻。而他们中有的人目的明确,有领导在场的事,总是不遗余力争抢着去干,而若领导不在场,则好推就推、好不做就不做。我则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工作中不挑三拣四,力争把事情干得圆满漂亮,有时若同事有事,我总是让其先走,余下的工作由我来替他完成,尤其是担任了团支部副书记后更是如此。经过一段时间,我的诚心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工作也比较顺利地开展起来,尤其是业大四年间,每个星期所耽误的工作都是同事们相帮着完成的(每星期二个下午的工作日须上课)。别人都说我人缘好,其实我知道,是那些看似没用的事帮了我。当初被大家认为无用的“石子”变成了珍贵无比的“宝石。”

  人生在世,切勿急功近利,不要只顾眼前,只盯着眼前有用的东西,而放弃你所喜欢的。更不要只围着眼前的名利转,很多事看似“无用”,但只要是有益的、喜欢的,就不妨多做一些,积淀下来,说不定多年以后,那些“石子”就变成了宝石!(作者系东宫文创中心学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平凉之窗
   第04版:平凉之窗·综合
   第05版:平凉之窗·家园
   第06版:平凉之窗·文苑
   第07版:城事·三区
   第08版:民生·社会
珍惜生命中的“石子”
人挑战极限的意志永恒
五律南海仲裁案
庭院深深(摄于广富林遗址)
难忘的“蓬莱”之行
各具特色的外国饺子
年华才华中华
杨浦时报平凉之窗·文苑06珍惜生命中的“石子” 2016-07-28 2 2016年07月28日 星期四